公共服务
广州市越秀区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切实践行城区绿化美化,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广州市越秀区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实施城中村全面改造
推动城市空间再造和产业提质增效相促进,推进环市东片区、五羊新城片区更新改造,对片区内100公顷的低效用地实施全面改造,力促新增200万平方米以上的优质商务空间,实现存量空间高效化、复合化、立体化提升。
广州市越秀区未来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布局量子通信、区块链+等产业
面向未来,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布局基因工程、生物科学、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新能源、区块链+、智慧医疗等未来产业,引导企业、研究单位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广州市番禺区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保障民生领域安全
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研判,灵活应对、有效防范内外各类风险叠加共振,确保重点产业、金融、财政、粮食、能源、物价等领域安全可控。
广州市越秀区数字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
数字产业。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依托黄花岗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创意大道等重点载体,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产业,探索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湾区数字产业发展高地。
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一园双区四工程”发展格局
创新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搭建产融信息对接平台和辖内企业融资需求库,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在做好金融风险防范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开放创新,构造新型的融资模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实体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广州市番禺区重点群体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健全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提前谋划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友好型城市。
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达3370.0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4.6%,经济密度稳居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30万元,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荣获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9名。
广州市海珠区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广州市海珠区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
统筹加速5G、高速光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全面推进5G试点城市打造。
广州市海珠区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力推进“三旧”改造
把全周期理念贯穿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深化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方式,坚持产城联动发展模式,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城区典范。
广州市番禺区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决定城市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推动城市交通、能源结构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合理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广州市番禺区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牢牢把握“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总体工作目标,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为我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广州市番禺区商圈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促进商圈经济提质升级
坚持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新兴消费和传统消费并举,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助推广州建设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广州市海珠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等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高端服务、会展文旅、智能建筑、都市型工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形成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产业园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双轴三区多园”现代产业格局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汽车城、东部莲花湾等重大发展平台,大力发展“五型经济”。以番禺大道为文商旅融合发展主轴,充分发挥沿线文商旅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优势,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旅游资源,加速推动区域成片连片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范、岭南味、番禺韵”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区、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水平。
广州市番禺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
持数据驱动、数字赋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促进数据要素高效配置和流通,全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广州市番禺区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巩固提升商贸、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优势行业竞争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我区服务型经济的品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65%左右。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统筹规划科创载体空间布局与定位
加强对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