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
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达3370.0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4.6%,经济密度稳居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30万元,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荣获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9名。
广州市海珠区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广州市海珠区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
统筹加速5G、高速光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全面推进5G试点城市打造。
广州市海珠区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力推进“三旧”改造
把全周期理念贯穿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深化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方式,坚持产城联动发展模式,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城区典范。
广州市番禺区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决定城市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推动城市交通、能源结构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合理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广州市番禺区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牢牢把握“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总体工作目标,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为我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广州市番禺区商圈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促进商圈经济提质升级
坚持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新兴消费和传统消费并举,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助推广州建设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广州市海珠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等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高端服务、会展文旅、智能建筑、都市型工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形成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产业园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双轴三区多园”现代产业格局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汽车城、东部莲花湾等重大发展平台,大力发展“五型经济”。以番禺大道为文商旅融合发展主轴,充分发挥沿线文商旅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优势,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旅游资源,加速推动区域成片连片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范、岭南味、番禺韵”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区、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水平。
广州市番禺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有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
持数据驱动、数字赋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促进数据要素高效配置和流通,全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广州市番禺区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巩固提升商贸、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优势行业竞争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我区服务型经济的品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65%左右。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统筹规划科创载体空间布局与定位
加强对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全面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全面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一流科技转化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全链条融通,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区。
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经济持续高质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番禺区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278.28亿元,2016—2020年年均增长5.7%。牢固夯实实体经济制造业主体地位,农业总产值为60.73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916.19亿元,年均增长5.2%。

广州市海珠区数字生态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一区一谷一圈”发展布局
紧扣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建设目标,结合广州市“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产业功能布局、海珠区产业规划和城区功能提升等需求,构建“一区一谷一圈”发展布局。
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畅通城市交通网络
强化规划引导型交通发展理念,科学规划街区道路、自行车道、人行道、绿道。深化交通拥堵治理,加强交通微循环建设管理,提升通勤效率。开展南沙“慢”交通规划建设,围绕通达安全的社区道路、连通舒适的步行网络、便捷智慧的公共交通等,提升社区交通品质,建设“15分钟社区步行生活圈
广州市海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商业综合体快速布局,保利广尝万达广场等商业载体落成使用,全区大型商业综合体达133.6万平方米,是2015年的3倍。
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金融“十四五”规划 大力发展特色金融
大力发展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特色金融,建设明珠金融创新服务集聚区,促进产融深度结合,有效服务实体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