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生态美丽花都建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发展动向研究》显示,发挥岭南古村落和美丽乡村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围绕“城、港、乡、野”的城市本底,突出“近人尺度的中小城镇形态、空铁门户枢纽、魅力人文乡村、独特的山水资源”四大特色,塑造“花城”“花港”“花乡”“花山”,打造花漾城市。优化“一湾、两核、四带、多点”的绿地布局结构。推进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加强北部生态涵养带保护,推进王子山森林公园、九龙湖度假区等生态公园扩大覆盖面积。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提升景观林带、森林碳汇造林和乡村绿化等。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体系和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推进综合性公园、带状公园建设,完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网络体系。
“一湾、两核、四带、多点”绿地布局结构 |
一湾:指花都北部山地和丘陵构成的半环形山丘生态功能区。
两核:指丫髻岭森林自然公园和花都湖湿地自然公园构成的城区内两个生态绿核。
四带:指巴江河滨水生态带、流溪河滨水生态带、广清高速生态隔离廊道和广乐高速生态隔离廊道四条生态带。
多点:指花都区内的绿地和重要公园节点。 |
二、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对标市中心城区,优化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设计,高品质规划设计城市街区,细致严谨做好单体建筑设计,做到与城市风貌相得益彰。做好“花”样文章,通过公园建设提升、社区街心主题公园建设提升、道路建设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提升、立体绿化提升、慢行系统建设提升、滨水生态长廊提升、景观光亮工程建设等方式,促进城区品质提升。
三、加强生态廊道打造
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生态廊道,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以及重要生态片区保护与建设。加强水库、湖泊保护控制,建设水源涵养林,限制在水库周边进行城市建设开发,控制旅游度假设施的建设规模与开发强度,加强中洞岭等丘陵山体廊道与山前地带基本农田保护,构建花都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缓冲地带。完善绿道体系建设,加强绿道两侧城市生态基底的保护和控制,综合考虑区资源本底要素和政策要素,结合全区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构筑花都绿道网总体布局。
四、促进生态环境修复
推进生态廊道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廊道内的综合整治和破碎化生态廊道的优化整合。加强生态公益林和生态保育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构建花都北部山地生态片区稳定健康的生态屏障。实施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区的保护修复。推进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升级改造,推进湿地环境修复、植物群落提升和自然教育设施完善,打造以湿地游览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开展生物多样性普查与保护工作。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