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
探索创新优化机制。扩大以区为主体的土地储备出让,加大对国有旧厂、旧村的收储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效率,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探索政府和市场共同协作,积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合作更新等多种模式共同推进。按照“成熟一片,推动一片”的思路,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分期分片有序实施。贯彻“优化流程、审批提速、效率优先、优化服务”的工作理念,统筹各部门以及街道职能,并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在深化城市更新中一体推进环境整治、产业升级、文化保护,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保障房、人才公寓、市政等设施进行均衡布局和分级配置。探索构建区域性功能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成立城市更新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区内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开发建设等工作,与市场衔接做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全力推进“三旧”改造。全力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三年4条、五年13条、十年16条;旧街区改造三年33个、五年48个、十年49个;旧厂房改造三年8个、五年13个、十年16个”的目标任务。鼓励城市更新项目整合周边土地,实现土地成片连片改造。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延续,多措并举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鼓励旧村改造项目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努力破解政策上的痛点、难点,探索科研、教育、医疗、体育等用地的改造新路径。以旧厂的土地整备为重要抓手,对一些用地规模较大的旧厂,采取政府收储和自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企业、政府双赢局面,有效盘活海珠区存量用地。
海珠区“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计划明细表 |
三年计划:赤沙村、沥滘村、石溪村、凤和村(新市头)、凤和村(康乐、鹭江) 五年方案:五凤村(沙溪、泰宁、五村)、联星村(南箕)、红卫村、东风村、三滘村、瑞宝村、北山村、龙潭村、土华村
十年规划:凤和村(客村、江贝、旧市头、下渡)、五凤村(旧凤凰)、联星村(新凤凰、庄头)、仑头村、桂田村、黄埔村(东围、杨青、新洲) |
海珠区“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旧街区改造)计划明细表 |
三年计划:漱珠涌—海幢寺街区品质提升、海珠桥南片区品质提升、滨江街中片区微改造项目、草芳围微改造项目(二期)、东沙街31号大院微改造项目、赤岗苑片区微改造项目、电子七所宿舍区微改造项目、广州光学厂宿舍微改造项目、广州金笔厂宿舍微改造项目、敦和路西片区微改造项目、敦和社区微改造项目、凤和社区微改造项目、康乐社区微改造项目、鹭江西街片区微改造项目、群星苑微改造项目、荔海鸣蝉、索丽苑微改造项目、大塘社区东华南片区微改造项目、大塘社区东华片区微改造项目、金丰花园微改造项目、聚德东片区微改造项目、聚德南片区微改造项目、聚德西片区微改造项目、大阪仓片区微改造项目、梅园西片区微改造项目、仁和社区微改造项目、新民大街片区微改造项目、桥南社区微改造项目、南海海洋研究所片区微改造项目、省轻工机械集团片区微改造项目、省渔业公司片区微改造项目、怡乐社区微改造项目、广州市直管公房混合改造项目(天成路、得胜岗、万寿路、万松园地块跨区平衡)
五年方案: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青晖社区微改造项目、沙园路22-24号微改造项目、晓港中社区微改造项目、南洲路三围小区微改造项目、新安社区城管宿舍微改造项目、江南西路33号-41号(单号)微改造项目、青凤大街18号至30号(双号)微改造项目、青凤大街2号至14号(双号)微改造项目、龙武里社区微改造项目(三期)、兆龙里社区微改造项目、广船社区微改造项目、桥东新街片区微改造项目、万寿北街16-35号微改造项目、万寿北街36-39号微改造项目
十年规划:草芳围片区改造项目 |
海珠区“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旧厂房改造)计划明细表 |
三年计划:广州万宝新天地商贸有限公司改造项目、中国水产广州建港工程公司改造项目、广州市商业储运公司改造项目、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改造项目、海珠区万力集团总部基地改造项目、广州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改造项目、广州市气体厂有限公司改造项目、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改造项目
五年方案: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改造项目、海珠区新港东路146号地块改造项目、广州第一染织厂有限公司改造项目、广州港集团太古仓复建区地块改造项目、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地块改造项目 |
大力推动“三园”转型。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三年31个、五年45个;专业批发市场改造三年25个、五年51个;物流园转型升级1个”的目标任务。以点带面,科学落实“三园”整治提升系列行动,提高土地利用价值,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强化横向统筹,与城市更新改造计划做好衔接,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深度融合。
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整治。结合违法建设性质、年限、用途、区位等因素,按照“三个一批”(拆除一批、没收一批、整改一批)加快消化存量违法建设。把违法建设拆除与城市更新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推进土地收储工作,科学规划利用清拆出来的产业用地,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及时公开违法建设治理成效,营造有利于违法建设治理的舆论氛围。推进全面构建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确保违建“零新增”,实现违法建设有效防控、有违必查、有序治理。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