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

天津市北辰区产城融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挥北辰经济开发区“主发动机”作用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思路,构建“一廊一带、两镇四园”发展格局,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战尝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天津市北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北辰区2020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美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7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328亿元,保持稳中有升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5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

哈密市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覆盖全市、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哈密市就业创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实施“双创”工作带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着力做好就业优先战略扩就业、大力提升职业技能稳就业、统筹做好重点就业群体促就业、实施“双创”工作带就业、公共服务帮就业“五篇文章”,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哈密市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高效率公路干线网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应急安全、防灾减灾等经济社会发展管理需求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紧密结合,提升基础设施系统化、协同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哈密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

哈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时期,哈密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7.9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7%,是2010年的3.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05元,年均增长6%,是2010年的2.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2元,年均增长8%,是2010年的3.2倍,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需特点、场景要求与技术供给条件,以城乡融合为载体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机制,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深化国际合作重点工作
加强中欧中以合作,发挥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办好中以生物科技之桥等产业对接活动,引进更多以色列优质创新成果落户。深化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教育培训、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城市间务实合作,加快建设中乌(黄埔)国际创新研究院,促进中德氢能研究院等合作项目尽快落成运营,打造一批境外科技成果区内转移转化中心。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区域性特色金融功能区
高标准建设现代金融“一核三区”。大力建设科学城金融核心功能区和科创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知识城中心城区金融板块,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金融中心,探索设立“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基地。推动黄埔临港经济区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区和贸易金融服务区,加快建设西区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高地。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新型显示等产业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遵循平板显示技术路径演进规律,实施“亮屏”工程,重点发展OLED及Micro-LED、4K及8K超高清显示等产业,积极培育印刷显示、全新有机柔性显示等细分行业,深耕产业链建设,打造国际新型显示之都。构建高韧性产业链生态。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超前布局战略科技设施
着力打造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各类高水平研究机构为协同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高水平建设“1+1+3+N”战略创新集群,加快汇聚形成服务全盛辐射华南、链接全球的战略科技力量。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663亿元,财税总收入连续四年超千亿,粤港澳大湾区的黄埔引擎不断夯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
广州市花都区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一湾、两核、四带、多点”结构
发挥岭南古村落和美丽乡村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围绕“城、港、乡、野”的城市本底,突出“近人尺度的中小城镇形态、空铁门户枢纽、魅力人文乡村、独特的山水资源”四大特色,塑造“花城”“花港”“花乡”“花山”,打造花漾城市。
广州市花都区特色小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以市、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为统领,提高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快狮岭皮革皮具跨境贸易小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小镇、花东七溪地芳香小镇建设,争取更多特色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
广州市花都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推进新时代精美乡村
衔接《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扎实做好乡村规划编制,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乡村产业区域格局。山前旅游大道以北区域,以农、旅、文融合发展为重点,打造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北部生态旅游区。
广州市花都区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加强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纤宽带网、无线宽带网、移动物联网深度覆盖。全面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打造广覆盖、高速率、多业务融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广州市花都区市政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构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力度推进花都区城区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七米方渠清污分流工程等项目,争取将雅瑶涌污水提升泵站工程、新华污水系统公共管网完善工程、狮岭污水系统公共管网完善工程等纳入市统筹建设维护项目清单,以此对老城区的污水管网进行系统升级完善。采用“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原则,构建包括新华污水处理系统、炭步污水处理系统、狮岭—芙蓉污水处理系统、赤坭污水处理系统、花东污水处理系统、北兴污水处理系统、梯面污水处理系统等在内的完整污水处理系统。
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1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92亿元,年均增长3.3%。
广州市越秀区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社会保障优质服务区
积极推进落实优生优育政策。落实生育政策惠民要求,切实推进出生人口信息共享工作。提升优生优育水平,继续实施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完善孕产妇心理健康三级筛查干预体系,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服务,提升危重症孕产妇和儿童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