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2016年风光水“三弃”电量近1100亿千瓦时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电力市场运行态势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日前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行的2017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

核产业将带动4万亿市场 我国技术优势明显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日前完成穹顶吊装,标

煤企笑了 电企哭了 电力行业今年或面临全面亏损
中国报告网相关行业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煤价下跌,电企盈利水平提高;相反,煤价一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预计2020 年市场化电量占比达40%左右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预计2020 年市场化电量占比达40%左右。在发电侧,除为水电、热电联产机组、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等清洁机组安排优先发电外。

在火电行业目前已处于最坏环境下 未来行业利润水平回升有望使指数PB 接近历史PB 中枢位置
在火电行业目前已处于最坏环境下 未来行业利润水平回升有望使指数PB 接近历史PB 中枢位置。火电行业2018 年利润将大幅改善,是否需要配置。

预计2017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将逐步下降 高效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与2016 年上网小时数持平
预计2017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将逐步下降 高效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与2016 年上网小时数持平。火电利用小时数将逐步下降,高效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与2016 年上网小时数持平。

火电电价、用电小时数长期看均有缓慢增加或超市场预期空间
火电电价、用电小时数长期看均有缓慢增加或超市场预期空间。总结起来,我们认为动力煤需求主要由基建、地产与火电所拉动,而火电受全社会用电量的影响更多

电煤价格指数从2016 年三季度开始迅速攀升 预计未来很长时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维持现有趋势
电煤价格指数从2016 年三季度开始迅速攀升 预计未来很长时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维持现有趋势。2016 年四季度火电行业陷入低谷与煤价快速上涨、利用小时数与电价共同走低密不可分。

中国集成电路迎来了新一轮加速增长 国家意志撬动本土半导体产业突围
中国集成电路迎来了新一轮加速增长 国家意志撬动本土半导体产业突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受益国家意志强力支持,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

预计20 17年我国标杆电价调整影响趋缓 或无抢装行情
预计20 17年我国标杆电价调整影响趋缓 或无抢装行情。抢装引发国内装机后劲不足,海外光伏市场趋稳。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 2020 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要达到 105GW 以上,即“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 12.36GW,光伏装机 CAGR 为 19.4%。

2018 年我国上网电价下调 风电装机平稳发展
2018 年我国上网电价下调 风电装机平稳发展。2016 年 12 月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下调 2018 年风电标杆电价,17 年是否会出现抢装?

“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行业三大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行业三大发展趋势。“十三五”规划基本持平,风电建设规模趋稳。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 2020 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 2.1 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达 500 万千瓦以上(新增容量占全国新增 57%),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 6%(2016 年达 4.08%)。

政策驱动下我国风电行业由快速发展逐步转向稳定、市场化发展 弃风限电有望逐步缓解
政策驱动下我国风电行业由快速发展逐步转向稳定、市场化发展 弃风限电有望逐步缓解。政策驱动下风电行业由快速发展,逐步转向稳定、市场化发展。在 2005年以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占比非常小,在减排和电力需求旺盛的推动下,我国开始重视风电产业发展,引进国外成熟的风电技术。

预计2017 年我国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在回归至牛市前水平后 估值中枢将会进入稳定
预计2017 年我国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在回归至牛市前水平后 估值中枢将会进入稳定。我们认为 2017 年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在回归至牛市前水平后,估值中枢将会进入稳定区间,主要有三大理由。首先,板块估值已回归常态:纵观电力设备板块(综合)、主网高压设备、配电用电板块各自估值,经过市场消化,各板块估值已与 2014 年中水平相仿,牛市产生的估值泡沫已被刺破,而企业实际盈利实现稳步增长。

未来我国电力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在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会达到6.7-7.0 万亿千瓦时
导读: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未来三年特高压建设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国网招标中长期占有较高份额特高压设备制造企业将持续收益
导读:自 2009 年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山西-晋东南-北荆门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特高压之路的开启。在 2013 年之前,关于特高压建设的必要性处于广泛的讨论之中,核心的分歧在于特高压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能源局对于特高压工程的核准相对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