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北京市大兴区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对外联接大廊道
坚持交通先行,加强大兴机场、轨道交通、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互联,联接“大通道”、畅通“小循环”,全面提升路网通达性,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广东省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便捷高效区域交通网
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加快形成“12312”交通圈 ,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
坚持重点突破、深度融合、完善机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迈进,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河北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综合枢纽功能
着力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全方位推动设施联网优化、服务提质升级,推进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构建发达高效的快速网、完善顺畅的干线网、广泛便捷的基础网。

吉林省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覆盖城乡、内外通畅公路网
聚焦补短、补断、补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传统基础设施,形成功能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吉林省商贸流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畅通商品服务流通渠道
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全国领先的现代流通企业集团。推进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创新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兰溪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主攻“五大百亿”制造集群
实施“强工兴市”战略,以“五大百亿”制造集群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数字赋能,在产业体系现代化上走前列,打造老工业城市高质量转型的“兰溪标识”。

兰溪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内畅外联、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现代体系
按照“融入、同城、畅联、立体、智慧”要求,实施“8313”工程,提升城市门户枢纽地位,最快捷接轨长三角、多通道实现金兰同城,构建内畅外联、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汕头市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巩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创建成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立足粤东、面向全国的区域教育高地。到2025年,教育教学质量位于全省先进行列,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凸显。

汕头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强化内联外通市域综合交通网
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绵阳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协调推进重点水利工程
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构筑多水源互联互调、安全可靠的城乡区域用水保障网,推动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节约的现代水利体系。

绵阳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构建由绵阳城区主枢纽,三台、江油副枢纽等构成的“一主两副多点”综合交通枢纽形态。强化公铁联运、空地衔接,建设综合性、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客货运综合枢纽体系。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整合铁路站点、民航机场、公路客运站、轨道交通等站场资源,提升客运综合枢纽功能和服务效率,逐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之间客运“零距离换乘”。

遂宁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速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抓手,构建“三主六辅”物流通道网络和“一核两环多点”市域物流空间布局,形成通道畅通、枢纽引领、网络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区域物流合作,常态化开通遂宁陆海新通道班列,增强物流通道集聚效应。

遂宁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完善民用航空功能
大力推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建成遂宁安居民用运输机场,逐步开通遂宁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中心城市和部分沿海城市航线,提高机场辐射面,充分发挥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配套和疏解功能。

邢台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加强城市消防指挥调度中心建设,提高消防信息化水平。推进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与城镇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加强对城市商贸综合体、仓库区、易燃易爆危险品工业及堆存区、耐火等级低的密集建筑区等重点防控。乡村居民点应结合村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消防室,配备机动消防泵和简易消防车等设备。

秦皇岛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开展达标工程建设,消除运行安全隐患。有序新建一批山丘区和平原区节水型、生态型灌区,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逐步实现输水系统的管网化、智能化,构建高效节水的灌溉工程体系。

秦皇岛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现代化航空运输体系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协调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加大高峰时段(旅游旺季)运力供给,借力津秦客专和京唐城际铁路,支撑与京津地区间大运量、高频次的出行需求,加快融入京津1小时通行圈;强化秦皇岛和石家庄、邯郸等省内城市以及与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重点城市之间的铁路交通联系。

内江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内江—隆昌供水管线工程建设,加快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及前期工作,推进两河口、大石包、狮子岩等中小型水库项目建设,努力增强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

内江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便捷高效客货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
围绕构建“多层次、一体化、高质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三射三联”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为主骨架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建设成渝重要交通枢纽,力争实现成渝双城“30分钟”到达,成渝城市群节点城市“1.5小时”全覆盖,国内重要城市群及重要港口、口岸“3小时”全覆盖目标。

南京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加强污水源头管控,完善污水主通道和管网系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和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秦淮新河补水泵站扩建、固城湖补水泵站等区域引调水工程,推进城市水厂和供水管网的新建改造,完善互联互通管道建设,全面完成主城、江北以及江宁应急水源系统建设。开展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进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