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多点突破,攀大高速公路(四川境)提前建成通车,“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首次开通南向“绿巨人”动车组列车,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南向开放门户建设进一步推进。

南充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规模质量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进内外贸易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有机衔接,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实现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

南充市双城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
融入成都、重庆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建设,加密南充与成渝两地列车班次,争取开通更多南充始发列车,实现南充至成渝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营。

南充市能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提升
推广“南充造”新能源汽车,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推进园区智能微电网建设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扩大太阳能光伏在工业园区、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的应用。

南充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铁公空水一体化发展
大力发展铁公空水多式联运,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运输线路建设,推动沿江铁路、公路和港口联动发展。建设铁路货运站场系统、多式联运铁路作业区和公铁联运示范物流场地,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积极探索空铁、铁水、公水等联运新模式。

宿州市埇桥区现代流通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依托铁路站场、高速路网以及新汴河、浍河等水运航道和新建机场等优势交通条件,建设一批“公铁水空”物流中心,积极打造区域性交通运输物流基地。结合宿州火车站搬迁改造,推动建设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园。结合宿州民航机场建设,推进建设宿州航空港物流园。

白银市水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提升城乡供水、灌区节水等能力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涵养水、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围、堵、截、引、蓄”多措并举,构建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的现代水治理体系。

白银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完善公路大网络、拓展铁路大动脉
加快推动公路畅通、铁路连通、水路广通、邮路融通、航路开通,全面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路衍经济发展。

定西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推进铁路机场建设、优化公路网络建设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发展路延经济,完善县、镇、村客运班线,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逐步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

淮安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大力推进公铁水联运发展
坚持以构建布局合理、多式联运、功能完备、集疏高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抓手,加速打通对内对外通道,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通道和区域枢纽。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趋完善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方位巩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创新淮安、开放淮安、美丽淮安、幸福淮安”建设由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打造展现蓬勃生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

清远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高快速公路网
打造“空铁陆水”四大交通体系,加快构建“三铁一通一航,六纵四横二联”综合交通网,形成“南融北射、东西贯通”的综合交通新格局。南部地区与大湾区基本形成“半小时通勤圈”和“123工作圈”,构建北上大通道带动北部地区发展。

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积极构建集约开放融合基础设施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融入生产生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效治理,打造区域性信息枢纽。

襄阳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性航空中心
坚持适度超前发展,遵循便捷、立体、绿色的交通建设理念,推动交通与产业有机融合、网络与枢纽一体构建,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管理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强市,成为骨干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塑“七省通衢”辉煌。

沈阳市综合枢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国家信息枢纽
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提升公路网络化水平,打造快速通达、高效经济、智慧先进、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汇聚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建设交通强市。

福州市物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三大物流集聚区能级
发挥福州深水海港、国际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优势,实施“1+3+1”工程,加快形成面向“海丝”、联结两岸、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九江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快速推进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互联网+航运”发展,加快“智慧港口”“单一窗口”和“大通关”体系建设,推动口岸监管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通关效率。整合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平台、进境商品指定监管场所(地)等数据资源,加快建设集智慧航港(口岸)、航运交易、航运服务于一体的航运中心信息化平台,实现与上海、武汉、重庆等航运中心的互联互通。

九江市物流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依托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围绕加快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着力推动流通要素集聚、服务集成、网络构建,构建生产、运输、仓储、流通、配送全链条流通服务网络,全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流通体系,形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的现代物流格局。

北京市东城区交通出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道路交通环境品质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创造宜居宜业、幸福安康、精致友好、稳健可靠的出行环境,为城市高效运行提供交通保障。

遵义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持续加快推进公路、机场等建设
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提供坚实保障。到2025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2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800公里,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