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应用市场需求带动下 我国反光材料行业规模有望保持增长趋势
反光材料属于特种光学应用薄膜型材料,具有装饰性、警示性以及局限性的特点。反光材料主要包括反光膜和反光布两类,根据产品应用领域,反光膜可分为道路标志标牌类反光膜和交通运输设备类反光膜两大类,反光布则分为高可视性反光布及一般反光布。
国家政策持续发力 中国储能行业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2025年将达到64.06GW
从近五年储能装机容量规模来看,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2.7GW,同比增长4.1%;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最大,为92.8%,同比增长0.2%;其次为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831.0MW,同比增长53.9%。
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供需保持弱平衡局面 新建产能增量有限
自政府2016年开始推行供给侧改革,促煤价上涨,提高煤炭企业偿债、融资能力,当前我国煤炭供需处于弱平衡局面。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近三年大量新建产能投放的高峰期后,国家能源局核准新建煤矿产能进入2020年大幅下降,上半年仅660万吨/年,2020年开始煤炭新建产能增量有限。
中国负极材料产量逐年上升 在全球占比超80%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负极材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它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滚压而成。负极材料可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碳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和硬碳软碳等,非碳材料包括硅基材料、锡基材料和钛酸锂等。
2020年我国超级活性炭行业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未来投资前景广阔
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活性炭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超级活性炭应运而生,并被广泛用于燃料气的吸附存储、气体分离、催化剂载体、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等方面。
国五供应商由外资主导 预计国六阶段有望推进我国内燃机尾气后处理市场国产化进程
内燃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产业链主要应用于终端客户内燃机主机厂商、整车厂商或船机厂商等。目前国五阶段,排放处理供应商主要由博世、康明斯、庄信万丰、巴斯夫、优美科等外资企业主导。预计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快速进步,有望凭借成本和服务等优势,在国六阶段逐步推进国产化进程,发展前景看好。
我国活性炭整体规模呈上升趋势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受政策利好 我国山东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目前探索建成了一些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产企业100余家,热泵系统集成企业300余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技术支撑。
我国石墨烯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产业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作为新兴材料,石墨烯拥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尤其其性能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因而被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企业纷纷涉足石墨烯行业,但目前国内主要以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为主,2019年我国石墨烯企业数量达到10474家。
2020年全球电极箔行业细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
电极箔包括腐蚀箔和化成箔,是制造铝电解电容器所需的关键性材料,主要用于储存电荷,其在电子信息产业等诸多产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据统计,2016年全球化成箔市场规模为18.9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2.16%;2017年至2021年,全球化成箔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初步测算到2021年,全球化成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80亿美元。
2020年全球石墨烯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在2021年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市场
石墨烯电池是一种新能源电池,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在汽车应用成功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预计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石墨烯电池市场空间广阔,预计到到2030年全球石墨烯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9亿美元。从短期来看,由于重量轻、经久耐用、适合大容量储能以及缩短了充电时间等特征,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被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等最终用途行业所青睐,预计到2021年将占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从最终用途来看,汽车领域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市场有望高达千亿元
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城市垃圾处理刚需等众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不断扩大。特别是在2019年里,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迅速推动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增长。另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仅2019年全国在建、拟建的垃圾发电项目已超400个。
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行业政策利好 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到目前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到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在此背景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也在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2833辆,同比增长85.5%;销量完成2737辆,同比增长79.2%。
2020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出货量、产值呈现增长态势 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锂离子电池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是一种充电电池。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90年代,在着索尼公司研发出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后,在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下,对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增大,锂离子电池才开始成为主流。
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87.04亿元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动力蓄电池产销量也在逐年攀升,其丢弃量也在不断增加。而由于用后的动力蓄电池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安全隐患以及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动力电池急需回收利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38GWh,同比增长9%。
202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1年有望突破7万亿元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并拥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在成分、工艺方面的改进从而使得性能提升效果明显的材料,又或者是一种以前从未有过并具有新功能的传统材料。新材料主要依靠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装备的综合运用来进行研发和工程化应用。
2019年中国水务产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智慧水务市场潜力亟待释放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水务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为1003亿元,2017年上升到5276.8亿元。水务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长,预测,2023年水务投资规模将达到8600亿元。
2019年中国碳纤维产业规模效应渐显 国产纤维逐渐抢占外商市场份额
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碳纤维产业市场需求不到1万吨,2018年上升到约为3.1万吨,同比增长32.04%。从国内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看,体育休闲市场占国内碳纤维一半左右的需求,风电叶片需求占比约为22.60%。随着,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20年总需求量将超过3.8万吨。
2019年中国HIT电池成本下降空间大 未来3-5年有望下降50%
异质结电池(HIT)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钝化效果好、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双面发电等优点,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热点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