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我国煤化工发展规划分析与预测
据了解,国家将逐步减少淘汰传统的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节能减排的煤化工项目,比如化肥、尿素等。新型煤化工项目比如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并且已经在多个省份开始生产。
我国杀虫剂行业现状分析与市场潜力预测
近年来,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快,新产品不断开发成功,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由于这些新品种具有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生物活性高、对环境比较友好且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已逐步取代高毒有机磷农药而成为杀虫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杂环类杀虫剂相比,昆虫生长调节剂活性谱较窄、速效性较差,但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环境特别友好,尤其适应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中引入杂环结构和氟原子,使活性和速效性进一步提高,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水性涂料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中国涂料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存在着很大开发空间。企业只有把握好技术创新,才能使产品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涂料必将走向健康环保、水性化的道路,而水性涂料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态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化工园区的基地化、规模化建设正在加速,外商外资全方位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阶段,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精细化工行业也将面临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预计到2015年,我国精细化工产值将达16000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精细化工产品自给率达到80%以上,逐步向世界精细化工强国迈进
2011-2015年我国异氰酸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及其异氰酸酯专委会起草的《“十二五”异氰酸酯行业发展规划》指出,最近10年,我国MDI产品消费增长率约为同期GDP增长的2倍,“十二五”期间,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利好因素将使得我国MDI在未来5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悉,在“十二五”期间,MDI主要利好因素包括:建筑节能政策提升至国家层面铁路、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矿山采掘将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纺织材料氨纶市场向中国转移;汽车行业增长迅猛等。
我国钾肥市场近期走势分析
当前钾肥市场持续低迷,低价偶现,市场信心严重不足,但后市仍有利好支撑,而且以470美元/吨或450美元/吨的钾肥大合同价格计算,当前的市场价格已经是赔本价格,所以,预计近期钾肥价格整体会相对稳定,等待回调。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分析
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和能源替代品。以甲醇为基础的下游产业众多,产品覆盖面广,特别是甲醇制烯烃和甲醇燃料等新兴下游产品应用开发,为甲醇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2011-2015年我国异氰酸酯需求将高速增长预测分析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及其异氰酸酯专委会起草的《“十二五”异氰酸酯行业发展规划》指出,最近10年,我国MDI产品消费增长率约为同期GDP增长的2倍,“十二五”期间,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利好因素将使得我国MDI在未来5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钛白粉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上,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钛白粉行业分会理事长谢湘云表示,虽然产量大幅增长,但国内竞争力却未同步提高。现在,中国钛白粉在诸多方面都处于新的关键时期,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是未来5年行业的“重头戏”。
2012年我国石化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预测分析
报告预测,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左右,明年增速预计比今年低1~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工业明年总体运行环境并不宽松,增速在今年的基础上将继续有所放缓。
2011-2015年我国化工配套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分析
据介绍,随着全球汽车产品高科技化和轻量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加大化学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成为趋势。化工产品作为钢铁材料的替代品,在汽车零部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数量上达到全部汽车零部件的30%以上。
2011-2015年我国新型煤化工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为探讨“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型煤化工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布局,交流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国家批准的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工程进展情况,生意社将于下月举办“2011中国新型煤化工市场发展年会”。届时,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官员、专家将共同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动向、“十二五”能源战略以及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资源与综合利用部分。
2011-2015年我国乙烯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仍将持续推进规模化发展,通过武汉乙烯、抚顺石化、大庆石化、上海石化、四川彭州石化、惠州乙烯二期等项目及一些煤制烯烃示范项目投产,预计2015 年我国乙烯产能增至2100 万吨,2020 年增至2800 万吨,自给能力有明显增强,国内自给率2015 年达92.3%。2015 年国内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将从目前的54.1 万吨增加到60 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趋缓,但仍将在11%的较高水平,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