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

绵阳市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机制,建立困难残疾人基本辅具补贴制度,提升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质量。

绵阳市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动妇幼事业健康发展
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高妇女技能素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推动实现适度生育。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政策。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绵阳市就业创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以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的普惠性、及时性和透明度,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结合、服务供给多元、主要功能集成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行政村)人社服务平台、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就业服务功能。加强就业援助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就业创

绵阳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突出科技引领,深入实施服务业“513”工程建设行动[29],加快构建“8+1”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促进新兴服务业态涌现和服务业品质提升,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强市。到2025年,力争“8+1”重点服务业产业占服务业比重达8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外联内畅、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23]立体全面开放态势更加巩固,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遂宁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重大工程,加强林地、湿地、绿地等生态系统建设,深化小流域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大珍稀动植物保护力度,统筹推进涪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强化涪江、琼江、郪江等流域水生态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

遂宁市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统一衔接的城乡居民、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协同推进职工住院医疗保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等补充型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

遂宁市就业创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推动就业服务全覆盖,推进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信息化,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信息监测和共享体系,建立登记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制度。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预防出现规模性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

遂宁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加快贸易支撑体系、市场结构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培育贸易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支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大力发展一般贸易,以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重点园区为牵引,扩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工业产品出口规模;聚焦优势农业企业和产品,推动农产品出口。

遂宁市招商引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坚持“大抓项目、强力招商、优化环境”的工作思路,围绕“5+2+1”现代产业体系 拓链延链,重点聚焦锂电及新材料、绿色化工两大产业,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强化外资靶向招引。“十四五”期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0个,其中“三类500强” 、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及重点外企投资项目100个,力争全市到位国内市

遂宁市促进消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扩大新型消费需求
以建设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重点,围绕特色美食、传统工艺,提升消费供给能力,建设特色消费聚集区,加快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幼、培训、家政等服务消费潜力。推进汽车消费升级,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注重拓展本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销售市场,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比例,落实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

遂宁市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丰富数字经济业态,加快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数字产业,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引领产业,突破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可视化、边缘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数字工厂、数字家庭、数字医疗等新产品新产

遂宁市中心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中心城区极核一体化发展
支持遂宁高新区围绕“建设现代物流引领区,打造川渝毗邻地区高新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锂电及新材料等特色产业,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培育发展临空经济,规划建设空港产业园区,与潼南高新区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加快建成国家高新区,建成“云舒画廊”宜居生态圈,

遂宁市遂潼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高标准建设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
发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文化创意产业。沿涪江流域打造“涪江生态绿色走廊”,发展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体旅游和新兴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沿琼江流域打造“琼江乡村振兴走廊”,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

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经济实力跨越提升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力争达到2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主城区人口突破100万人,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农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制造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区域发展

邢台市平安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
建设智能感知前端,完善智能公安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互联网管理、监控、特侦系统和电子数据检验鉴定系统,打造智慧110;建设公安城市多维感知和分析应用平台;完善基于三维警用地图的指挥调度系统和智慧技侦系统,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

邢台市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围绕建设职业教育强市,针对市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新业态等优化专业设置。强化毕业生供需对接,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新型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强化职业教育对区域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邢台市就业创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基础
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市内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发展市场化劳务派遣、就业中介等服务,提升劳动权益保障服务。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完善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完善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劳动者维权等就业服务。

邢台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
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机遇,推进利用外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宽外资准入范围,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鼓励通过外资参股、外资并购、境外上市等方式,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企业项目,开创利用外资新局面。

邢台市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全市转型发展需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加速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着力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品质提升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