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未来植物油与肉类需求预测分析


        日本和韩国饮食习惯与中国具有一定相似性,分析日韩食物消费结构演变特征,对判断中国食物消费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岸居民有着较为相近的消费习惯,更有利于前瞻性判断大陆的肉类和植物油需求。美国既是发达国家代表,也是西方西餐的代表性国家,西餐的人均肉类消费量相对较高,如果中国遵循美国的食物发展模式,则是中国肉类和植物油人均消费预测的最高方案选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部分地区人均植物油消费
  
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植物油消费增长速度
 
        1、植物油消费
        从各个经济体的人均植物油消费来看,第一,植物油消费与经济增长、民众收入水平紧密相连。1955年-1970年代初,日本人均GDP从1560美元上升到7660美元,食物人均消费量(包括植物油)随GDP的增长快速上升。1970-1990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人均实际GDP从7660美元上升至30000美元。这一时期肉类、乳品、鸡蛋和植物油消费继续保持增长,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人均实际GDP增长缓慢,肉蛋奶及油消费开始趋于稳定。第二,当植物油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则植物油趋于饱和。日本1996年人均消费量达到了19公斤水平之后基本趋于稳定,2005-2006最高达到19.7公斤,但是之后出现过下降,2009年人均仅消费了18.1公斤。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现象,1996年之后超过了30公斤水平,2005年达到了33.6公斤,之后出现些微下降,2008年仅消费了31.7公斤植物油。第三,存在不同的烹饪习惯、不同消费模式。日本的以大米、蔬菜、鱼、大豆为中心的饮食模式,韩国以泡菜、烤肉为中心的消费模式,食用油脂消费相对较低,韩国人均植物油消费基本在15公斤水平、日本人均植物油消费基本在20公斤以下水平。然而在美国的消费模式下,植物油消费量较大,2014年超过32公斤。还有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突出以中国为代表,更突出表现为饭菜消费模式,中国台湾省目前在24公斤水平。第四,食物消费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还受到人口结构变化影响。1960-1970年日本这个阶段15-64岁人口从6000万增加到7200万,而0-14岁青少年及65岁以上老人数量变化不大,中青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极大带动了食物人均消费量的增长,而1996年0-14岁人口比重开始低于65岁以上人口比重,日本进入少子化时代,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4%,日本进入老龄社会,2005年突破21%,日本进入超老龄社会。显然,老龄化和少子化将导致人均食物消费下降。所以,对于东亚人来说,消费“饱和态”很可能出现在20-30公斤,并根据饮食习惯略有差异。对比与中国大陆饮食习惯最为相似的中国台湾,认为其食用油脂的消费量应该不会超过30公斤,大陆现在的人均消费水平为22.42公斤(2014年),仍旧有提升空间。
        2、肉的消费与引致性的饲料粮消费
        从全球肉类消费来看,2014年日本的肉类消费基本在45公斤水平,韩国2012年之前维持在60公斤水平(2014年达到了66公斤),中国台湾的人均肉类消费不到70公斤,而西方经济体,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各国人均肉类消费超过了100公斤。
        显然,肉类消费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量呈现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从日本情况来看,肉类消费和植物油消费一样,进入1990年代肉类消费进入成熟期,1990年突破40公斤后逐渐进入稳定期,2010年为44公斤,2014年达到45.7公斤。2000年中国台湾人均肉类消费达到79公斤、之后出现过下跌,2006年恢复到79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跌,2014年下跌至低于70公斤水平。2002-2007年美国肉类消费基本维持125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降,2014年仅113公斤。有趣的是,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达到一个比较高肉类消费水平然后呈现些许降低,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可以称之为消费成熟期。
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肉类基本信息
 
        粗看日韩肉类消费水平并不高,大陆肉类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大陆肉类消费未来增加空间很小。原因在于,日、韩肉类消费水平尽管相对较低,但是其水产品消费量比较大,两国的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均超过了55公斤。如果把水产品消费量加进来,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人均肉类消费基本维持在100公斤水平上。最后,如前文所言,人口结构显著影响着食品消费,包括肉类消费。1996年日本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2005年日本进入超老龄社会,人口结构会导致了日本人均食物消费增长乏力或者消费下降。
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肉类人均肉类(包含了水产品)消费
 
        对比大陆和各个经济体的肉类消费,大陆肉类消费已经超过了日本的肉类消费水平,与韩国肉类消费水平相比还有约5公斤缺口。但是和美国2004-2007的肉类消费水平相比(均超过了125公斤),大陆肉类消费增长空间还有60多公斤水平。需要指出的是,美国1967年人均肉类消费超过100公斤,此时美国的人均GDP刚刚达到2万美元(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2014年大陆人均GDP(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为3866美元,按照7%的经济增长速度,2030年人均GDP达到1.1万美元水平,不及美国1960年的水平。所以可以粗略判断中国在2030年达到美国100公斤消费水平为小概率事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鸡蛋行业:产需表现较稳 市场规模及出口量均持续增长

我国鸡蛋行业:产需表现较稳 市场规模及出口量均持续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鸡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鸡蛋市场规模约为3879亿元,产品均价约为12.67元/千克。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咖啡行业:现磨咖啡为最大细分市场 进口量及金额持续增长

我国咖啡行业:现磨咖啡为最大细分市场 进口量及金额持续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咖啡细分市场中占比最高为现磨咖啡,市场份额占比为38.3%;其次为速溶咖啡,市场份额占比为25.1%;第三为即饮咖啡,市场份额占比为8.9%。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亚麻籽油行业市场供不应求态势持续 但进口依赖度逐渐下降

我国亚麻籽油行业市场供不应求态势持续 但进口依赖度逐渐下降

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崛起,正为亚麻籽油行业注入强劲动力。叠加食品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让凭借独特健康脂肪酸备受推崇的亚麻籽油等小品类食用油,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亚麻籽油行业需求量达47.6万吨,同比增长12.5%;产量只有44.2万吨,市场供不应求。

2025年09月12日
全球及中国植物蛋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大豆蛋白为国内主要种类 食品饮料用占比最大

全球及中国植物蛋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大豆蛋白为国内主要种类 食品饮料用占比最大

从我国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植物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从204.33亿元增长到了284.4亿元,连续七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逐年下滑 高温肉制品细分市场占比更大

我国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逐年下滑 高温肉制品细分市场占比更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肉制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约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以超20%增速增长 国产获批数量迅猛增长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以超20%增速增长 国产获批数量迅猛增长

国家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推进《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落实,通过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审评审批机制,推动特医食品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价值,带动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增长。2024年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为232亿元,同比增长24.06%。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基础调味料为市场主流产品 但复合调味料市场占比逐年提升

我国调味品行业:基础调味料为市场主流产品 但复合调味料市场占比逐年提升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粥品行业:三、四线城市粥品品牌门店数占比较高 华东华南区域分布最多

我国粥品行业:三、四线城市粥品品牌门店数占比较高 华东华南区域分布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粥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粥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3亿元,同比增长3.9%。

2025年07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