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韩国饮食习惯与中国具有一定相似性,分析日韩食物消费结构演变特征,对判断中国食物消费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岸居民有着较为相近的消费习惯,更有利于前瞻性判断大陆的肉类和植物油需求。美国既是发达国家代表,也是西方西餐的代表性国家,西餐的人均肉类消费量相对较高,如果中国遵循美国的食物发展模式,则是中国肉类和植物油人均消费预测的最高方案选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从各个经济体的人均植物油消费来看,第一,植物油消费与经济增长、民众收入水平紧密相连。1955年-1970年代初,日本人均GDP从1560美元上升到7660美元,食物人均消费量(包括植物油)随GDP的增长快速上升。1970-1990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人均实际GDP从7660美元上升至30000美元。这一时期肉类、乳品、鸡蛋和植物油消费继续保持增长,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人均实际GDP增长缓慢,肉蛋奶及油消费开始趋于稳定。第二,当植物油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则植物油趋于饱和。日本1996年人均消费量达到了19公斤水平之后基本趋于稳定,2005-2006最高达到19.7公斤,但是之后出现过下降,2009年人均仅消费了18.1公斤。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现象,1996年之后超过了30公斤水平,2005年达到了33.6公斤,之后出现些微下降,2008年仅消费了31.7公斤植物油。第三,存在不同的烹饪习惯、不同消费模式。日本的以大米、蔬菜、鱼、大豆为中心的饮食模式,韩国以泡菜、烤肉为中心的消费模式,食用油脂消费相对较低,韩国人均植物油消费基本在15公斤水平、日本人均植物油消费基本在20公斤以下水平。然而在美国的消费模式下,植物油消费量较大,2014年超过32公斤。还有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突出以中国为代表,更突出表现为饭菜消费模式,中国台湾省目前在24公斤水平。第四,食物消费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还受到人口结构变化影响。1960-1970年日本这个阶段15-64岁人口从6000万增加到7200万,而0-14岁青少年及65岁以上老人数量变化不大,中青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极大带动了食物人均消费量的增长,而1996年0-14岁人口比重开始低于65岁以上人口比重,日本进入少子化时代,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4%,日本进入老龄社会,2005年突破21%,日本进入超老龄社会。显然,老龄化和少子化将导致人均食物消费下降。所以,对于东亚人来说,消费“饱和态”很可能出现在20-30公斤,并根据饮食习惯略有差异。对比与中国大陆饮食习惯最为相似的中国台湾,认为其食用油脂的消费量应该不会超过30公斤,大陆现在的人均消费水平为22.42公斤(2014年),仍旧有提升空间。
2、肉的消费与引致性的饲料粮消费
从全球肉类消费来看,2014年日本的肉类消费基本在45公斤水平,韩国2012年之前维持在60公斤水平(2014年达到了66公斤),中国台湾的人均肉类消费不到70公斤,而西方经济体,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各国人均肉类消费超过了100公斤。
显然,肉类消费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量呈现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从日本情况来看,肉类消费和植物油消费一样,进入1990年代肉类消费进入成熟期,1990年突破40公斤后逐渐进入稳定期,2010年为44公斤,2014年达到45.7公斤。2000年中国台湾人均肉类消费达到79公斤、之后出现过下跌,2006年恢复到79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跌,2014年下跌至低于70公斤水平。2002-2007年美国肉类消费基本维持125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降,2014年仅113公斤。有趣的是,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达到一个比较高肉类消费水平然后呈现些许降低,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可以称之为消费成熟期。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