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未来植物油与肉类需求预测分析


        日本和韩国饮食习惯与中国具有一定相似性,分析日韩食物消费结构演变特征,对判断中国食物消费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岸居民有着较为相近的消费习惯,更有利于前瞻性判断大陆的肉类和植物油需求。美国既是发达国家代表,也是西方西餐的代表性国家,西餐的人均肉类消费量相对较高,如果中国遵循美国的食物发展模式,则是中国肉类和植物油人均消费预测的最高方案选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部分地区人均植物油消费
  
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植物油消费增长速度
 
        1、植物油消费
        从各个经济体的人均植物油消费来看,第一,植物油消费与经济增长、民众收入水平紧密相连。1955年-1970年代初,日本人均GDP从1560美元上升到7660美元,食物人均消费量(包括植物油)随GDP的增长快速上升。1970-1990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人均实际GDP从7660美元上升至30000美元。这一时期肉类、乳品、鸡蛋和植物油消费继续保持增长,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人均实际GDP增长缓慢,肉蛋奶及油消费开始趋于稳定。第二,当植物油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则植物油趋于饱和。日本1996年人均消费量达到了19公斤水平之后基本趋于稳定,2005-2006最高达到19.7公斤,但是之后出现过下降,2009年人均仅消费了18.1公斤。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现象,1996年之后超过了30公斤水平,2005年达到了33.6公斤,之后出现些微下降,2008年仅消费了31.7公斤植物油。第三,存在不同的烹饪习惯、不同消费模式。日本的以大米、蔬菜、鱼、大豆为中心的饮食模式,韩国以泡菜、烤肉为中心的消费模式,食用油脂消费相对较低,韩国人均植物油消费基本在15公斤水平、日本人均植物油消费基本在20公斤以下水平。然而在美国的消费模式下,植物油消费量较大,2014年超过32公斤。还有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突出以中国为代表,更突出表现为饭菜消费模式,中国台湾省目前在24公斤水平。第四,食物消费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还受到人口结构变化影响。1960-1970年日本这个阶段15-64岁人口从6000万增加到7200万,而0-14岁青少年及65岁以上老人数量变化不大,中青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极大带动了食物人均消费量的增长,而1996年0-14岁人口比重开始低于65岁以上人口比重,日本进入少子化时代,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4%,日本进入老龄社会,2005年突破21%,日本进入超老龄社会。显然,老龄化和少子化将导致人均食物消费下降。所以,对于东亚人来说,消费“饱和态”很可能出现在20-30公斤,并根据饮食习惯略有差异。对比与中国大陆饮食习惯最为相似的中国台湾,认为其食用油脂的消费量应该不会超过30公斤,大陆现在的人均消费水平为22.42公斤(2014年),仍旧有提升空间。
        2、肉的消费与引致性的饲料粮消费
        从全球肉类消费来看,2014年日本的肉类消费基本在45公斤水平,韩国2012年之前维持在60公斤水平(2014年达到了66公斤),中国台湾的人均肉类消费不到70公斤,而西方经济体,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各国人均肉类消费超过了100公斤。
        显然,肉类消费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量呈现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从日本情况来看,肉类消费和植物油消费一样,进入1990年代肉类消费进入成熟期,1990年突破40公斤后逐渐进入稳定期,2010年为44公斤,2014年达到45.7公斤。2000年中国台湾人均肉类消费达到79公斤、之后出现过下跌,2006年恢复到79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跌,2014年下跌至低于70公斤水平。2002-2007年美国肉类消费基本维持125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降,2014年仅113公斤。有趣的是,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达到一个比较高肉类消费水平然后呈现些许降低,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可以称之为消费成熟期。
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肉类基本信息
 
        粗看日韩肉类消费水平并不高,大陆肉类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大陆肉类消费未来增加空间很小。原因在于,日、韩肉类消费水平尽管相对较低,但是其水产品消费量比较大,两国的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均超过了55公斤。如果把水产品消费量加进来,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人均肉类消费基本维持在100公斤水平上。最后,如前文所言,人口结构显著影响着食品消费,包括肉类消费。1996年日本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2005年日本进入超老龄社会,人口结构会导致了日本人均食物消费增长乏力或者消费下降。
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肉类人均肉类(包含了水产品)消费
 
        对比大陆和各个经济体的肉类消费,大陆肉类消费已经超过了日本的肉类消费水平,与韩国肉类消费水平相比还有约5公斤缺口。但是和美国2004-2007的肉类消费水平相比(均超过了125公斤),大陆肉类消费增长空间还有60多公斤水平。需要指出的是,美国1967年人均肉类消费超过100公斤,此时美国的人均GDP刚刚达到2万美元(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2014年大陆人均GDP(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为3866美元,按照7%的经济增长速度,2030年人均GDP达到1.1万美元水平,不及美国1960年的水平。所以可以粗略判断中国在2030年达到美国100公斤消费水平为小概率事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制品行业:液体乳为主要种类 乳粉产量连续五年持续下降

我国乳制品行业:液体乳为主要种类 乳粉产量连续五年持续下降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乳制品行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961万吨,同比下降1.9%。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量贩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3月11日万辰集团旗下已签约门店数超过1.5万

我国量贩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3月11日万辰集团旗下已签约门店数超过1.5万

量贩零食是是一种专门售卖零食的零售业态,由于‌价格优势、品牌整合等原因,在近两年热度持续增长。从量贩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来看,在2019年到2023年我国量贩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3年我国量贩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706.7亿元,同比增长70.4%。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牛奶行业:2024年产量有所下滑 当前优然牧业规模牧场数量领先

我国牛奶行业:2024年产量有所下滑 当前优然牧业规模牧场数量领先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饮品之一,具有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免疫力和改善失眠等优点,而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牛奶需求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逐年上升,在2024年产量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牛奶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下降2.8%。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人造肉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减脂风潮下行业仍有发展潜力

我国人造肉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减脂风潮下行业仍有发展潜力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142.70亿元‌,同比增长19.9%;2024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成品糖行业:上游原材料产量回升 广西、云南为主要生产省份

我国成品糖行业:上游原材料产量回升 广西、云南为主要生产省份

从成品糖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2年我国成品糖产量持续增长,但到2023年我国成品糖产量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成品糖产量为1270.6万吨,同比下降了-13.2%;2024年1-11月我国成品糖产量为1174.7万吨,同比增长16.70%,产量有所回升。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罐头行业已处成熟期 出口量及出口额均呈上升走势

我国罐头行业已处成熟期 出口量及出口额均呈上升走势

从产量来看,2019-2023年,我国罐头产量呈下降走势。到2022年产量下降至889.73万吨;2023年我国罐头产量下降至860万吨。

2024年12月27日
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提速增长 干的或粉状方便食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提速增长 干的或粉状方便食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达到6736亿元,同比增长13%;2024年我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781.8亿元。

2024年12月24日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注册产品获批数量及备案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注册产品获批数量及备案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在人们健康意识提升,政策推动和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9.80%。

2024年11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