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6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竞争现状、产量及供需情况分析。生产环节的同质化特点,导致该环节企业对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品牌客户的议价能力偏弱。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技术发展较快,但整体而言在低端市场产品同质性较明显、技术含量偏低;此外,我国油脂加工设备制造业还存在诸如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产品中精品少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水平低、油脂深加工装备开发能力不足、大型关键技术装备依靠进口及装备工程化和成套性有待提高上,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植物油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环节的同质化特点,导致该环节企业对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品牌客户的议价能力偏弱。
市场竞争方面,在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传统品种领域,以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为代表的行业巨头在下游控制了品牌小包装油的大多数市场份额,在上游掌握了大豆、棕榈油等主要原料的来源,在中游则掌握了70%以上的大豆压榨产能,对国内的食用植物油行业形成全面控制之势。在一线城市市场,国内中小企业很难在主流食用油品种上与领先者竞争;但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县乡市场,一些中小企业、地方品牌则拥有一定的品牌、渠道和配送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玉米油、葵花籽油、茶籽油等新兴油品领域,伴随普通油向健康油的升级换代,以山东三星集团、西王集团、佳格、湖南金浩为代表的一批中小型油企,通过在健康油细分领域加大投入,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小包装油,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在中国食用油大部分为外资主导的格局中,健康油中成规模生产的玉米油却出现了中国企业占主导的局面,山东三星集团已经处于这一细分行业的龙头地位。2014年山东三星集团食用玉米油产量为9.98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44.2%,其旗下“长寿花”自有品牌与“金龙鱼”、“福临门”三者合计占据中国小包装玉米油69%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注重健康消费,对动物油脂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消费逐年增加。显示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15年1-12月全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6734.24万吨。其中,天津食用植物油产量为761.93万吨,占全国食用植物油产量的11.3%,成为全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最高的地区。
2015年食用植物油产量前十的省市分别是天津、湖北、山东、江苏、广东、河南、广西、湖南和黑龙江、辽宁。各省市产量依次是761.93万吨、745.33万吨、694.17万吨、603.16万吨、512.80万吨、436.19万吨、333.77万吨、319.66万吨和253.50、240.79万吨。
2015年1-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875.6亿美元,同比减3.6%。其中,出口706.8亿美元,同比减1.8%;进口1168.8亿美元,同比减4.6%;贸易逆差462.0亿美元,同比减8.7%。
2015年1-12月,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839.1万吨,同比增6.6%,进口额59.9亿美元,同比减15.1%;出口13.7万吨,同比增1.2%,出口额1.9亿美元,同比减7.6%;贸易逆差58.0亿美元,同比减15.3%。其中,棕榈油进口590.9万吨,同比增11.0%;豆油进口81.8万吨,同比减28.0%;菜油进口81.5万吨,同比增0.6%;葵花油和红花油进口65.1万吨,同比增43.1%。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