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进口油不断增大 影响我国植物油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到国际贸易的限制,我国植物油行业主要以进口植物油加工设备为主。
随着居民消费量的大量增加,加之国内油料作物的供需不平衡,我国植物油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我国植物油的缺口将达到2730万吨,自给率可能下降到28%。大量进口导致外资对我国植物油行业的影响力不断加大,直接影响我国植物油产业的发展,产业安全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植物油行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
海外依存度渐增 引发潜在风险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到国际贸易的限制,我国植物油行业主要以进口植物油加工设备为主。上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大型植物油生产公司逐渐进入我国市场。随着我国植物油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以及海外植物油进入的门槛不断降低,外资积极抢占我国市场,进口植物油在我国植物油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高,外资企业垄断我国植物油产业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2000年以后,外资通过不断兼并和收购,大量进入我国植物油生产领域。通过十几年来的增产和新建,我国外资植物油生产能力已相当可观,在东南沿海的一些油厂日压榨能力在1000吨以上,有些油厂甚至超过了1万吨。2012年,我国大豆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39亿吨,约是我国消费大豆量的两倍,但有外资背景的油厂仍然在不断增产扩建。产能过剩不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过剩,也加大了我国植物油行业的潜在风险,在发改委公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将植物油生产作为调控对象。
虽然外资制油企业的原料来源在国外,需要额外支付远途运输费用和关税,但其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在企业内部消化了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外资企业很好地控制了成本和利润。而我国植物油生产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主要以压榨为盈利模式,没有能力形成上下游关联的产业链,企业受油料价格影响较大,一旦出现油料供给不足和油料价格飞涨的情况,就会推高生产成本,导致国产植物油销售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大型外资制油企业大多资金雄厚,掌握的资源足以影响国际油料市场,从而决定我国油料作物价格走势,加之其在油料采购、运输、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目前已牢牢掌握了我国植物油进口价格。
据悉,美国ADM、嘉吉、邦基、法国路易达孚等国际巨头已经控制了我国70%左右的大型植物油生产企业,掌握了我国近90%的植物油产能。其中,ADM公司建成位于张家港的东海粮油,日处理能力达1.2万吨,是世界第一大油厂。此外,我国植物油行业最大的八家企业中,只有一家是中国企业,其与七家都属于外资或合资公司。外资的垄断地位挤压了我国植物油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大大威胁到我国食品安全。
优势区域聚集效应显现
意识到我国植物油产业面临的风险之后,国家开始从上游着手,并通过战略布局来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油料作物种植分散,即使在一些优势产区,农户也只是少量种植以作为粮食作物的补充,这导致我国油料流通环节复杂,物流运输紧张,国产大豆竞争力下降。
为发挥聚集效应,国家调整农业战略产业布局,对油料作物进行规划布局,油料作物生产逐渐向优势区域转移,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大豆和油菜集中度分别达到59%和90%,2008年国家发布了新一轮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设东北高油大豆、东北中南部兼用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3个优势区;发展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北方4个油菜优势区,到2015年优势区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39亿亩。
此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消费量不断增长。2000年我国植物油消费仅1308万吨,人均消费10.1公斤;到2011年,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达到2865万吨,人均年实际消费量为20.5公斤,两者增长了近一倍。虽然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都有大幅增加,但是目前我国植物油消费水平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美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一半左右,预计未来消费总量仍将不断提高。
据统计,我国居民主要消费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四者消费量占植物油总消费量的90%左右。其中,大豆油消费量从2000年的234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1365万吨,增长了4.8倍,达到植物油总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植物油。虽然我国并不生产棕榈油,但近年来棕榈油消费量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202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658万吨,增长了2.2倍,已经达到或超过菜籽油的消费数量。菜籽油消费略有波动,但保持整体上升的态势,从2000年的231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685万吨,增长了2倍。而花生油消费量徘徊不前,2000~2013年间仅增长27%,其在植物油总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产业升级与兼并重组双管齐下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生产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我国油料在市场竞争中并没有优势。
业内专家建议国内有实力的植物油生产企业走出去,在南美洲、东南亚和非洲等油料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油料生产基地或压榨油厂,在海外延伸企业的产业链。同时,我国应积极与油料生产国签订出口贸易协定,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发展战略性贸易关系,建立油料进口的长期协作关系,保证油料资源的供给。
对内而言,为了促进国内油料的供给,除了在全国范围推广优良油料品种,提高油料作物种植户的积极性外,还应积极推进油料生产机械化。在有条件的油料种植区实施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减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将播种机、收割机等油料作物涉及的机械列入农机具补贴的目录之中,对购买这类机械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
事实上,为了保障我国植物油产业安全,不但要提高国产油料的比重,更需要扶持大型植物油生产集团,提高国内植物油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外资企业争夺植物油市场份额。
一是加速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植物油制造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研发,对原有的储藏、运输、加工设备进行更新,国家应降低进口制油设备的关税,对积极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建立植物油生产基地。鼓励植物油生产企业依托国内资源,在优势油料产区建立植物油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在产区内建立收购、生产、加工、运输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是鼓励兼并重组。我国植物油行业整体竞争力有限,其原因是行业集中度不高,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掌握的资金有限,生产能力参差不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政府应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