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食品安全难题:动植物疫苗遭遇审批、散养双重尴尬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从田间地头的生长,工厂车间的生产加工、长途跋涉的物流运输,再到人们的餐桌,安全贯穿了农业生产、养殖及食品工业的完整链条。农药替代品、生物制品、动植物疫苗、基因检测……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手段的介入,让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不断降低。

  源头控制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手段。

  在5月19日的2017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农业与食品科技”圆桌论坛上,艺康集团执行副总裁及大中华区域总裁王铁认为,从加工、生产到流通、消费过程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中国在过去20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环境污染在最近的20年间越来越严重,这让农业生产、动物及水产品养殖面临的食品安全源头风险也越来越高。

  与会的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中央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刘箐表示,食品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植物性食品,第二类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最大的安全问题是农药残留,动物性食品最大的安全问题是兽药残留。这两类食品的最大安全问题分别在农业生产和养殖的源头环节。而农药替代品、生物制品及动植物疫苗的运用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源头的风险。

  刘箐教授以水产品养殖的情况来说明养殖环节的抗生素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对水产品需求量比较大,因此中国的水产品养殖密度是国外的10倍,在这种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各种病害流行,如果不使用大量抗生素鱼类就会大量死亡。

  “农业部、科技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研发疫苗。”刘箐教授介绍,全世界总共144种水产品疫苗用到水产品上面,而中国目前使用到的只有4种,其中2种从美国进口。

  相对于技术快速发展和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动植物疫苗在国内的现实层面遭遇到了尴尬。

  第一重尴尬与养殖方式相关。国外水产品均是集约化养殖,通常会通过集体麻醉的方式,通过传送带注射相关疫苗,有效控制水产病害,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国内则是散户养殖方式居多,如果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一一注射疫苗,所花费的人力成本将不可控制。而畜牧业养殖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是现实层面的第一个不可操作性。

  另一重尴尬则是审批层面的现实。

  “成都有一家企业研发的植物免疫调节剂,在审批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其被归到化学农药里面去了,因为国家农药审批非常严格,对应这一种生物制剂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刘箐表示,如果能对这些环境友好型农药、生物类农药放宽审批,会有更多的动植物疫苗问世。“抗生素哪怕降低30%,那食品安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而目前科技部已经在调整食品安全的科技方向,通过多开发农药替代品、生物制品,甚至启动土壤基因组计划,从水土环境、农业生产与养殖进行源头控制。

  “还有一种生物手段,我认为在国内的商业模式下是可行的,就是将活体疫苗添加到养殖饲料中,或者把水产品集中在小区域,用生物疫苗制品进行浸泡或喷淋。这种方法的生物疫苗虽然有效性仅有40%~60%,但仍然可以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提高养殖环节的安全性。”刘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除了源头控制方面,在食品生产加工等环节,也有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手段介入,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的管控。

  “除了源头安全及违法行为导致的食品安全(‘三聚氰胺’事件),现在新的食品安全很多是人和自然界做斗争的过程,因为根据统计60%以上的食品安全事件跟微生物感染有关。”王铁表示,而这些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老百姓的眼中反而比较次要。但在专业领域,整个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力点是在往这方面转变的。而各种生物技术的介入,则是食品微生物领域最重要的风险管控方式。比如食品安全的相关检测技术。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用的是培养菌,可能需要24~48小时培养,到一定时间做检测。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rDNA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很快地检测跟微生物有关的风险点。”王铁认为,基因工程是将来解决中国食品安全,不管是供应安全还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在谈到在食品安全科技的商业化方面,几位与会专家都不约而同认为企业和地方政府要进行合作。

  “比如说我们山区的企业养牛,我们在牛身上装一个芯片,这个芯片从这个牛一出生开始就记录它的饮水、取食,记录它每个礼拜体重的增加情况,同时记录它每一天或者每一周的周期,检测水质,有没有重金属超标,饲料里面有没有添加其他的东西,有没有发生疫病的情况。我希望与地方政府合作之后,将来你卖牛肉的时候二维码扫一下,整个管控过程就可以彻底贯彻执行下去,也会很明确如果没有源头污染,进入市场的牛质量是可靠的。”刘箐表示,新的技术、新的理念重在贯彻和执行,才能更好地用到食品安全管控中,才能更好地完善食品产业链。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水产预制菜行业处快速发展期 鱼类、虾类预制菜业务较受资本青睐

我国水产预制菜行业处快速发展期 鱼类、虾类预制菜业务较受资本青睐

投资动向来看,2021年以来,水产预制菜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扩建产品生产线项目、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完善产品质量管控中心等。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出生人口减少导致市场需求下降 且相关投融资事件逐渐减少

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出生人口减少导致市场需求下降 且相关投融资事件逐渐减少

市场构成来看,2022年在我国婴幼儿辅食中,米粉消费量约占整体消费量的50.4%,其次为磨牙棒和果汁果泥产品,占比分别达到16.6%、14.8%,其他辅食产品(肉泥、蔬菜泥等)占18.2%。

2024年10月22日
玉米淀粉为我国淀粉行业主要产品 近两年产量为下降趋势

玉米淀粉为我国淀粉行业主要产品 近两年产量为下降趋势

从产量来看,2018年到2021年我国淀粉产量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2年淀粉产量轻微下降,主要原因为2022年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开工率下降的影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淀粉产量约为3959.53万吨,同比下降3.5%;需求量约为4366.39万吨,同比下降1.8%。

2024年10月11日
我国食盐行业:江苏省产销量占比最高 普通食用及食品加工用盐销量合计占比近99%

我国食盐行业:江苏省产销量占比最高 普通食用及食品加工用盐销量合计占比近99%

‌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对人的身体健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产量来看,自2020年到2023年我国食盐产量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食盐产量1248万吨,同比增加5.7%;销量为1325万吨,同比增加8.2%。

2024年09月29日
【投融资】我国咖啡行业:2024年上半年COFE+已成功共获得2轮投资

【投融资】我国咖啡行业:2024年上半年COFE+已成功共获得2轮投资

数据显示,我国咖啡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13起增长到2023年的17起。2024年1月-9月9日,我国咖啡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9起,投资金额达5.43亿元。

2024年09月27日
我国外卖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整体平稳增长 政策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外卖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整体平稳增长 政策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而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我国外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网上外面用户规模从4.19亿人增长到了5.45亿元,使用率也从42.30%增长到了49.90%。

2024年09月13日
我国挂面行业产量呈现逐年回升态势 产品均价5元/斤以下占比最大

我国挂面行业产量呈现逐年回升态势 产品均价5元/斤以下占比最大

产量来看,2021年中国挂面产量达711万吨,同比下降19.9%;2023我国挂面产量预计将达886万吨,同比增长24.6%。

2024年08月01日
我国食糖行业:进口数量逐年下降 2023/24年制糖期产量回升

我国食糖行业:进口数量逐年下降 2023/24年制糖期产量回升

我国食糖生产销售年度是从每年10月到翌年的9月,从我国食糖产量来看,在前两年由于广西地区严重干旱,所以我国食糖产量下降,到2023/24年我国食糖产量回升。数据显示,2023/24年共生产食糖996.32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同比增长11.03%。

2024年07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