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6-2022年中国油脂市场产销调研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今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取消油脂加工外资准入限制。这距离200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严格控制大豆油脂产能扩张,对油脂加工企业外商投资进行限制已经过去近9年。如今放开外资准入限制是否会在大豆压榨产业再掀波澜?此次政策放开将对粮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民企或受冲击 外资或降低成本
从限制到解禁,大豆压榨产业的政策变动始终与大豆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大豆压榨产业外资企业独揽40%的市场份额,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别占据23%、37%的市场份额。虽然民营资本在大豆压榨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少,但却少有大型企业,更是难以同国际巨头、国企资本相抗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取消外资准入限制冲击最大的将是民营企业。”国际粮商邦吉公司CEO施罗德曾表示,未来一两年内,低效率产能可能会被淘汰,大豆压榨行业需要整合。
“无论从企业资本实力、技术支撑等各方面,民营资本都略逊一筹。在竞争加剧之后,民营资本市场必然最先遭到蚕食。”生意社农产品分析师李冰指出。
2004年,中国大豆市场开放不久,在遭遇国际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后,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承受负荷,纷纷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兼并。公开资料显示,四大跨国粮商在中国2004年的大豆危机后,成功地控制了大豆85%的实际加工能力。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取消外资准入限制并不会有新的巨头搅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相对稳定,并不会出现短时间内的格局巨变。
同样,在危机面前也潜藏着机遇。
今年2月,位于民营大豆压榨阵营第一位是山东渤海实业与路易达孚、青岛港集团在青岛签署框架性合作协议,三方计划共同投资,在董家口港兴建大型粮油加工基地。李冰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资本与技术的支持,而外资企业更加看重已有的市场和渠道,所以优质的合作也能实现双赢局面,冲击也会促进民营资本的格局优化。
对于此次政策放开直接针对的外资企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利好消息并不会有过多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司伟表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基本已经完成,由于目前外资与国企、民营企业的合作增多,资本结构日趋复杂,已经难以单纯地划分阵营,此次取消准入限制不会引起较大的市场变动。
此次政策放开是否会为外资企业提供新的增长机遇?李冰认为,这一政策调整对短期内外资在华投资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金龙鱼母公司丰益国际主席郭孔丰在2月20日公布季度财报时表示,展望未来,中国最近解除油籽和谷物加工领域对外资的限制,将有利于企业的业务。
“由于并未有关于取消准入限制的具体条款,加之外资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领先地位稳定,这一利好可能会使得他们在国内发展的管理成本相对降低,有利于其市场扩张。”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连洲说。
改变格局关键仍在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百姓对餐饮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油脂和蛋白的消费亦呈刚性增长。司伟认为,这个增长趋势还会持续10到20年。是否有人能抢占下一个先机改变目前的局面?“我们曾经认为是外资的侵入使得大豆产业链面临威胁,然而近10年的市场经验表明,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我们的产业本身存在问题,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价格高于进口、产油量又偏低,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对进口大豆的依赖难以支撑国内企业享有定价权。”司伟说。
自1996年起,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7年,大豆进口量高达3082万吨,比2000年的1042万吨增加1.95倍,年均增长16.7%。大豆进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48.1%,增至2007年的78.7%。2016年,我国大豆进口8391万吨,占中国市场大豆总量的85%以上,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进口大豆持续大量增加,确实对国产大豆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但为什么并没有禁止进口海外大豆?业内分析,我国的耕地数量有限,当务之急是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等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目前国产大豆产量尚无法完全满足养殖业的庞大需求,从海外进口大豆成为必要的市场补充。
江连洲介绍,多年来,国内一流的专家一直致力于大豆品种的技术突破,种植、育种、栽培,着重研究提高大豆单产,单产明显低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然而这其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难以一蹴而就。
“从最初重视发展同美国一样的高油大豆,到发现没有有效竞争力之后,近几年,国内的大豆种植已经转向高蛋白大豆,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司伟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