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几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变化情况及产业规模预测

导读: 近几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变化情况及产业规模预测。早期的食用菌种植采用“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人工种植,但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和培植条件不一,生产设施简陋,导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层次不齐。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食用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食用菌品种众多, 仅我国著名的菌物学家卯晓岚先生在 《中国大型高等真菌》一书中描述的就有 2,000 多种。食用菌与绿色作物不同,绿色作物一般都有叶、有芽、有花、有果,而食用菌则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而且食用菌培植上不需要光合作用,可以立体培植。 

  早期的食用菌种植采用“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人工种植,但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和培植条件不一,生产设施简陋,导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层次不齐。随着技术水平和设备的提高,利用可调节温度的大棚或简易的厂房以及简易的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但在高温季节的抗污染能力较弱。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亦随之产生。食用菌产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起源于欧美国家。二战后,各国以双孢蘑菇为主开始食用菌产业的工厂化发展。工厂化不仅克服了生产技术的难题,亦显著地增加食用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工厂化起步虽然较晚,但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成为双孢蘑菇的主要生产国之一。目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75%以上,其总产值在我国种植业中的排名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六位。我国食用菌的培植种类有 70-80 种,形成商品的有 50 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 20 种以上。 

  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中国食用菌年鉴》统计数据显示, 1978 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尚不足 10 万吨,产值不足 1 亿元;而到了 2014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经达到 3,270 万吨, 总产值 2,258.1 亿元, 与 2013 年总产量 3,169.68 万吨,总产值 2,017.9 亿元相比,总产量增长 3.16%,总产值增长 11.90% 2001 年至2014 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0.76%,总产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48%。我国 2001 年至 2014 年食用产量如下图所示:


  我国不仅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所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根据中国海关的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 2014 年出口食用菌51.47 万吨,创汇 28.3 亿美元,比 2013 年增长 0.53%,其中双孢菇、香菇为主要品种,但出口量仅占当期全国总产量的 1.57%,可见我国的食用菌供应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后,食用菌出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生产规模亟待进一步扩张。 

  我国工厂化培植食用菌起步较晚,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 2015 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产量达 4,670 吨,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及双孢菇为四大工厂化菌类,其中金针菇工厂化日产量占比 47.73%,位居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日产量首位。但是,工厂化食用菌依然没有在食用菌行业中占据主要地位,我国食用菌产业仍以农户种植为主。 

  2006 年至 2015 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数据可看出,我国的食用菌总产量虽有明显的增长,但与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厂化食用菌占有率达 90%以上相比, 我国工厂化生产方式比重仍然偏低, 制约了我国食用菌生产整体规模。经过前几年的粗放式扩张, 2014年和 2015 年相继一部分小规模企业关闭,行业经历一轮洗牌。随着我国工厂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预计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比例到 2020 年预计能达到 20%-30%3 

  大部分消费者对食用菌的概念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即鲜品、干品、罐头和腌渍品等,食用菌产品还可加工成休闲类食品、烹饪类辅料等,其中,食用菌的保健品领域近年来愈受重视。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保肝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而临床结果显示部分菌类如香菇多糖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癌性胸水的辅助治疗。随着食用菌的医药功效成功验证和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食用菌的价值将不断提升。然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以我国为例,我国食用菌初级产品的销售占比达到 95% 

  从上表数据可看出,我国的食用菌总产量虽有明显的增长,但与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厂化食用菌占有率达 90%以上相比, 我国工厂化生产方式比重仍然偏低, 制约了我国食用菌生产整体规模。经过前几年的粗放式扩张, 2014年和 2015 年相继一部分小规模企业关闭,行业经历一轮洗牌。 

  随着我国工厂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预计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比例到 2020 年预计能达到 20%-30%。大部分消费者对食用菌的概念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即鲜品、干品、罐头和腌渍品等,食用菌产品还可加工成休闲类食品、烹饪类辅料等,其中,食用菌的保健品领域近年来愈受重视。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保肝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而临床结果显示部分菌类如香菇多糖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癌性胸水的辅助治疗。随着食用菌的医药功效成功验证和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食用菌的价值将不断提升。然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以我国为例,我国食用菌初级产品的销售占比达到 95%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制品行业:液体乳为主要种类 乳粉产量连续五年持续下降

我国乳制品行业:液体乳为主要种类 乳粉产量连续五年持续下降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乳制品行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961万吨,同比下降1.9%。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量贩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3月11日万辰集团旗下已签约门店数超过1.5万

我国量贩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3月11日万辰集团旗下已签约门店数超过1.5万

量贩零食是是一种专门售卖零食的零售业态,由于‌价格优势、品牌整合等原因,在近两年热度持续增长。从量贩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来看,在2019年到2023年我国量贩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3年我国量贩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706.7亿元,同比增长70.4%。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牛奶行业:2024年产量有所下滑 当前优然牧业规模牧场数量领先

我国牛奶行业:2024年产量有所下滑 当前优然牧业规模牧场数量领先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饮品之一,具有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免疫力和改善失眠等优点,而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牛奶需求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逐年上升,在2024年产量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牛奶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下降2.8%。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人造肉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减脂风潮下行业仍有发展潜力

我国人造肉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减脂风潮下行业仍有发展潜力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142.70亿元‌,同比增长19.9%;2024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成品糖行业:上游原材料产量回升 广西、云南为主要生产省份

我国成品糖行业:上游原材料产量回升 广西、云南为主要生产省份

从成品糖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2年我国成品糖产量持续增长,但到2023年我国成品糖产量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成品糖产量为1270.6万吨,同比下降了-13.2%;2024年1-11月我国成品糖产量为1174.7万吨,同比增长16.70%,产量有所回升。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罐头行业已处成熟期 出口量及出口额均呈上升走势

我国罐头行业已处成熟期 出口量及出口额均呈上升走势

从产量来看,2019-2023年,我国罐头产量呈下降走势。到2022年产量下降至889.73万吨;2023年我国罐头产量下降至860万吨。

2024年12月27日
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提速增长 干的或粉状方便食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提速增长 干的或粉状方便食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达到6736亿元,同比增长13%;2024年我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781.8亿元。

2024年12月24日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注册产品获批数量及备案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注册产品获批数量及备案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在人们健康意识提升,政策推动和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9.80%。

2024年11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