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能源车骗补上亿元 这一风口在国家各种补贴政策促进中逐渐凸显 2020年补贴政策将退出.整个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执行起来也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且监管和审核不够严格,部分部分车型的补贴政策上还存在国补和地补叠加的情况,导致红利政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了套利、避税等非法获利的工具。
央视曝光了首家骗补企业——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只报备了25台车的合格证,而在当年12月该公司却上传了2905台车的合格证,明显骗补,若真进行补贴,金额可达上亿元!
随着环保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加上2025中国制造目标的强势推动,新能源汽车这一风口在国家的各种补贴政策促进中逐渐凸显。据了解,从2009年起,国家和地方就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产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
然而,这些鼓励政策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整个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执行起来也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且监管和审核不够严格,部分部分车型的补贴政策上还存在国补和地补叠加的情况,导致红利政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了套利、避税等非法获利的工具。
据《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快速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能源车“骗补”的问题却一直频繁出现。
调查发现,从车型来看,商用车“骗补”比乘用车多;从地区来看,“骗补”行为大多集中在按照国家一一标准给予补贴的地区;从企业来看,主流企业积极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而缺乏技术实力的企业“骗补”可能性更大;从用户来看,终端消费的私人领域“骗补”行为少,部分公共领域“骗补”行为较多。
当然,总的来看,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仅存在于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车型。
这类企业“骗补”的常见方式之一就是虚假上传合格证进行“骗补”。生产厂家虚假上传车辆合格证并利用最终用户材料造假或生产厂家与关联客户拟定购买合同,向关联客户交付少量车辆,并向政府申请牌照、车辆行驶证以及购置补贴等。
由于车身、座椅、动力电池、轮胎等车辆主要部件不能进行唯一性追溯,尤其是电池序列号与车架号关联性不强,难以追溯,于是,多辆车使用同一组电池,电池拆卸倒卖、重复利用等等手段层出不穷,申请财政补贴的同时,不法分子还倒卖部件挣钱等获利,也是常用手段之一。
此外,在监管方面,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蓄意“骗补”确实存在失责行为。按照国家补贴资金拨付流程,企业生产的车辆应在检验合格后出厂、销售上牌后才能逐级向国家申请补贴,地方政府除了要对本地企业申报补贴资料严格把关外,还要根据新能源汽车产销实际情况分批拨付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安全有效。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方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的压力下,放松了相关审核和监管,部分企业存在车辆未出厂就已获得车辆牌照。
追究“骗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既有企业受利益驱动蓄意“骗补”,也有多级补贴导致补贴过度。虽然这些急功近利、违法骗补的行为多是个别企业,但也暴露出企业产品不符合一致性要求、车辆实际运行和使用率较低、商业模式创新鱼龙混杂、为蝇头小利不顾质量等问题,整个行业发展相当不规范、不成熟,势必将扭曲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图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力,要求各省自查,并亲赴省市进行专门核查;同时,财政部委托专员办对25个省市、90家企业进行深入检查;国务院办公厅也发文要求26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市进行全面自查,并形成5个督查组,对河北、上海等15个省市实地督查,多位专业人士也展开了深度的相关专题调研。
目前,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已明确2017~2018年的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按照规则设计,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
专家建议,应提高行业技术门槛,同时尽快建立完善的行业鼓励机制和执行机制,加强监管和审核,一旦查出企业骗补,应予以重罚,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不再享受补贴资格,标本兼治,平衡政策与市场的关系,逐渐引导新能源车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专项调查与“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