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广州市花都区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千亿级智能电子、绿色建筑等产业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一、打造两千亿级汽车产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投资潜力分析》显示,依托花都汽车城,全力支持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大运汽车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支持关键零部件项目增资扩产,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量。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电驱动系统以及插电式混动式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电池管理和智能交互技术、环境感知和自动驾驶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智能网联、共享汽车,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依托和谐号大功率机车产业园区,积极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积极打造汽车绿色供应链,推动龙头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建立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回收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二、打造千亿级智能电子产业

       依托花都临空高新区,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中电科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推动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杰赛科技等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大力扶持鸿利智汇等重点企业,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产业,培育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生产、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环节,争取在高端传感器、高端控制系统、核心工业软件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智能装备产业大发展。加快中电科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光智能电子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信创、5G+4K/8K等项目。

       三、打造千亿级临空高科技产业

       依托花都临空高新区,以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花都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借助GAMECO、新科宇航等现有企业,抓住临空区位和交通优势,实施“航空枢纽+”战略,加快引进上下游关联产业,积极发展飞机维修、飞机改装、航材生产、机载设备制造等航空制造业,建设全球飞机维修和“客改货”基地。依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引进和培育飞行、维修、航务、管理和生产制造等航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模拟飞行训练基地,培育临空高科技产业。

       四、培育千亿级绿色建筑产业

       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优势,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园项目和新兴建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新型建材、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全产业链,构建高质量的绿色建筑产业体系、全方位的绿色建筑支撑体系、差异化的绿色建筑金融服务体系。结合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推广建设预制楼梯、阳台、内墙板、外墙板等装配式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园区,加快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发展顺丁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扩大汽车、高端装备用高性能密封、阻尼、抗老化等专用材料开发和应用。培育和引进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锂硫化合物和锂硅化合物等高储能材料产业项目,促进新能源发展。培育发展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金刚石等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等电子元件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高亮LED和半导体照明、3D打印用塑料以及金属材料、医用仿生物材料。加快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发展,积极推进飞机用涂料、结构防腐产品、密封产品等研发制造,促进本地航材产业发展壮大。

       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依托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花都军民融合价值创新园和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核心部件、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生产、配套机械加工等产业环节,争取在高端传感器、高端控制系统、核心工业软件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持开展关键机器人装备和系统研发,延伸拓展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深度感知、自主控制、精准执行、人机交互、安全运维方面的能力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以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等为核心,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需要,加强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深化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试验、应用、生产、反馈链条。加快发展细胞工程、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产业,大力推进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医疗信息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落户园区。依托航空枢纽发展高端生物医药销售和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打造进口药物集散地。

       六、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推动花都制造企业以生产制造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及示范平台。大力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加快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远程运维等服务云端化、智能化。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单独设立软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资源和服务的可信云计算资源池建设,鼓励企业向智能制造和软件创新整合发展。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标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增长 地方政策出台支持试验应用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增长 地方政策出台支持试验应用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从777亿元增长到了1613亿元,连续四年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网汽车市场规模约为2721亿元,同比增长26.4%。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近三年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近三年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2020-2024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5%。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相关政策出台支持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

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相关政策出台支持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我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事件较少,截至2024年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共发生23起投融资事件,到2024年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发生1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3亿元。

2025年06月06日
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较快速增长  ADAS (L1+L2)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为主流

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较快速增长 ADAS (L1+L2)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为主流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约2152亿元,同比增长33.4%。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车联网市场以软件信息及应用服务和感知设备为主 行业投融资主要集中于战略投资

我国车联网市场以软件信息及应用服务和感知设备为主 行业投融资主要集中于战略投资

从产业规模来看,2020-2023年,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为2887.2亿元,同比增长22.4%;2024年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下降 2025年一季度雅迪科技以29万辆销量领先其他企业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下降 2025年一季度雅迪科技以29万辆销量领先其他企业

产量来看,2019-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呈先升后降走势。2025年1-3月,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为81.09万辆,同比增长17.16%。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增长

产业链来看,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半导体设备;中游为汽车芯片制造,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汽车芯片包括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等多个类别;下游为车载系统及整车制造,涉及车联网、汽车座舱、HUD、中控仪表、智能汽车等。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产业链来看,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硬件包括座舱芯片、显示面板、PCB、功率元件等,软件包括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中游为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座舱域控制器、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HUD(抬头显示)、液晶仪表屏、语音交互等部分,形成完整的智能座舱系统;下游为整车制造与销售环节。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