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广州市花都区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千亿级智能电子、绿色建筑等产业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一、打造两千亿级汽车产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投资潜力分析》显示,依托花都汽车城,全力支持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大运汽车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支持关键零部件项目增资扩产,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量。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电驱动系统以及插电式混动式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电池管理和智能交互技术、环境感知和自动驾驶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智能网联、共享汽车,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依托和谐号大功率机车产业园区,积极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积极打造汽车绿色供应链,推动龙头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建立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回收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二、打造千亿级智能电子产业

       依托花都临空高新区,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中电科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推动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杰赛科技等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大力扶持鸿利智汇等重点企业,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产业,培育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生产、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环节,争取在高端传感器、高端控制系统、核心工业软件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智能装备产业大发展。加快中电科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光智能电子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信创、5G+4K/8K等项目。

       三、打造千亿级临空高科技产业

       依托花都临空高新区,以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花都机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借助GAMECO、新科宇航等现有企业,抓住临空区位和交通优势,实施“航空枢纽+”战略,加快引进上下游关联产业,积极发展飞机维修、飞机改装、航材生产、机载设备制造等航空制造业,建设全球飞机维修和“客改货”基地。依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引进和培育飞行、维修、航务、管理和生产制造等航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模拟飞行训练基地,培育临空高科技产业。

       四、培育千亿级绿色建筑产业

       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优势,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园项目和新兴建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新型建材、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全产业链,构建高质量的绿色建筑产业体系、全方位的绿色建筑支撑体系、差异化的绿色建筑金融服务体系。结合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推广建设预制楼梯、阳台、内墙板、外墙板等装配式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园区,加快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发展顺丁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扩大汽车、高端装备用高性能密封、阻尼、抗老化等专用材料开发和应用。培育和引进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锂硫化合物和锂硅化合物等高储能材料产业项目,促进新能源发展。培育发展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金刚石等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等电子元件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高亮LED和半导体照明、3D打印用塑料以及金属材料、医用仿生物材料。加快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发展,积极推进飞机用涂料、结构防腐产品、密封产品等研发制造,促进本地航材产业发展壮大。

       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依托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花都军民融合价值创新园和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核心部件、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生产、配套机械加工等产业环节,争取在高端传感器、高端控制系统、核心工业软件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持开展关键机器人装备和系统研发,延伸拓展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深度感知、自主控制、精准执行、人机交互、安全运维方面的能力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以花都临空高科技产业园等为核心,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需要,加强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深化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试验、应用、生产、反馈链条。加快发展细胞工程、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产业,大力推进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医疗信息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落户园区。依托航空枢纽发展高端生物医药销售和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打造进口药物集散地。

       六、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推动花都制造企业以生产制造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及示范平台。大力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加快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远程运维等服务云端化、智能化。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单独设立软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资源和服务的可信云计算资源池建设,鼓励企业向智能制造和软件创新整合发展。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标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半钢轮胎行业:外销占比大于内销 且出口量持续增长 欧洲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我国半钢轮胎行业:外销占比大于内销 且出口量持续增长 欧洲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半钢轮胎销量从44429万条增长到了64953万条,连续五年销量持续增长。

2025年10月13日
以旧换新政策驱动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快速发展 回收量及回收金额均高速增长

以旧换新政策驱动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快速发展 回收量及回收金额均高速增长

近些年,我国发布了多项以旧换新政策,汽车报废数量大幅增加。从回收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为846万辆,同比增长64.0%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及金额也均同比增长

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及金额也均同比增长

从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市场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市场规模从127.26亿元增长到了160.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93%。预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市场规模约为163.89亿元。

2025年09月25日
汽车热管理行业: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已超燃油 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规模高增

汽车热管理行业: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已超燃油 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规模高增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受到汽车电子政策的影响,而汽车电子相关产业政策也为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两年,我国国家及政府层面积极出台了《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汽车轮毂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装规模占比超55%

我国汽车轮毂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装规模占比超55%

从细分市场来看,在2024年我国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后装市场规模约为125.9亿元,占比达到了55.32%;而单元前装市场规模约为101.7亿元,占比为44.68%。

2025年09月12日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103.97亿元,市场均价约为25.8元/套。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从交易量来看,2022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025年1-7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123.10万辆,同比增长2.17%,与同期相比增加23.87万辆。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45.26亿元;2025年1-8月19日我国汽车后市场市场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