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已度过了快速增长的井喷期,年销量增速相比以前下了一个台阶,配件企业较难以通过客户成长实现快速做大做强。而全球产业化转移提供了不错的并购环境,中国配件企业在这个大浪潮中获得了难得的成长机遇。
随汽车产业发展放缓,传统零部件毛利率越来越低,鉴于规模成本和技术积累的需求,零配件多通过兼并收购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另外也可以借助客户关系迅速进入新的配套体系,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迅速做大做强。国际零部件巨头博世几乎每年都有一起并购,大陆原有主业是汽车轮胎,也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迅速走到世界前列。
2016年全球多起汽车零部件企业并购整合,除了三星收购哈曼、高通收购恩智浦这两起跨行业并购外,汽车行业内部进行了多次并购整合,如:德国零部件巨头采埃孚收购激光雷达领先供应商旧EO40%股权,同时将斥资4.6亿欧元收购制动系统供应商日aldex,美国轮轴、动力系统供应商AAM将以33亿美元收购美国另外一家轻量化动力系统供应商MPG,形成业务强强联合,打造世界领先供应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在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并购案例相比以前有所增加,并购金额也相应提高,收购方式多样,主要有:1)直接收购;2)成立产业基金并购;3)母公司收购培育再注入的方式。
同时,国内整车企业鉴于成本压力和战略重心转移也纷纷剥离旗下非核心零部件业务,出现了一些并购机会,比如奇瑞剥离旗下芜湖CV下变速箱,吉利剥离DSI变速箱等。
并购节奏与整合能力是兼并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近几年国内的兼并收购案例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较为成功的收购模式一般具备如下特点:前期收购以围绕主业为主,形成规模效应、进入新的客户配套体系,提升业绩;中后期进行适度的多元化发展,布局未来五年的产业前沿,保证先发优势。
并购有望带来新的客户配套体系和促进业务的转型升级,同时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迅速提升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市值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
我们预计,2017年汽车零部件领域并购的数量将超过2016年,有望出现并购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