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力电池行业疯狂投入 业内人士忧心产能过剩

  导读:据中国电池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资达600亿元,预计2015年度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与此同时,已有的电池生产企业也在全力以赴地加速扩产步伐。

  据中国电池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资达600亿元,预计2015年度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与此同时,已有的电池生产企业也在全力以赴地加速扩产步伐。

  疯狂的动力电池

  “如果不是电池供应不足,估计新能源的推广数量会更多。”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而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拖了推广的后腿。“据了解,有的商用车品牌8-10月都不敢接新能源车的订单了,因为电池供应不足。”日前,在第一电动网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高峰论坛上,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建华如是说。

  方建华介绍,今年前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虽然仅为12.35万辆,但动力电池的缺口已经达到了2GWh左右。按照目前的配套情况,这一“缺口”应该能满足10万辆乘用车或者3万辆左右的新能源商用车。

  极具潜力的市场让动力电池行业的上下游为之疯狂。二级市场概念股被热炒,各路资本竞相涌入、企业纷纷加速投产,看上去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也有无数业内人士心存担忧。“动力锂电池产业尚未发展起来就已经过剩了。”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更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疯狂”的动力电池市场

  “今年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状况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方建华表示。

  首先,虽然早在2013年,政府就发布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明确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阶段性目标,但更多地方政府补贴等政策的启动都是从2014年下半年才开始的。与此同时,在2013年,整车生产厂商基本上都处于试水市场的状态,并未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由于之前政策、需求不明朗以及机制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一些原本规划投产的产能也没有按预期投产。“据我了解,青海有一家上游的材料生产商,5年了产能一直都没得到落实。”

  其次,今年动力电池的紧缺,与商用车市场快速启动有关。“很多商用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年底才找到最适合切入的细分领域。”方建华透露,这些找准最适合切入市场的商用车生产企业“一哄而上”,以至于今年前8月,纯电动商用车需求大放量,同比增速高达8倍,远远超过乘用车2倍的增速。由于商用车对动力电池的平均需求量远高于乘用车,因此其产量的暴涨必然进一步加大动力电池的需求缺口。

  由于怕电池短缺影响新车交付,“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只要有电池就要;电池厂家只要是生产了,就用,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敏透露。

  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带动整个板块在二级市场上大受追捧。正因如此,一些原本不涉及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也纷纷转移投资进入动力电池上下游领域。目前,国轩高科位于合肥的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据了解,这一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为业界少有,也从侧面反映出生产企业抢食这一市场的急迫心理。

  因为按照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25万辆左右,2016年销量则可能突破40万辆。如果这一数字能达成,短时间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疯狂状态还将持续。

  不过,虽然如此,也有业内人士开始反省,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是否会造成锂电池行业的过热进而导致过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表示,在动力电池方面,大家都意识到这块蛋糕非常大,但是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他个人心里不是特别有底。比如说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确立的500万辆保有量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

  在吴辉看来,上述2020年目标预计也难以实现。其预估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概在62万辆,动力电池的需求量才42.4GWh。但是来自EVTank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主流动力锂电池企业的有效产能为21.7GWh,而今年以来,行业内企业拟投产的锂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59.6GWh。鉴于此,其得出一个结论,动力锂电池产业尚未发展起来就已经过剩了。

  黄永和也认为:“从今年年初开始,到现在,我又看了五到六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扩大产能,如果大家都这么上的话,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会不会对我们整个动力电池产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方建华坦言,“现有的几百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明年可能会有一半都拿不到订单,但这也只是局部时间内、局部企业的情况,动力电池产业并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我觉得明年这个市场和今年相比肯定会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按照方建华的观点,明年动力电池的供需将会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点。一方面,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会继续释放,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爆发式增长,进入明年的二季度或将出现一个短暂的“思考期”,现有车型的一些问题或将进一步暴露,企业也可能会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反思,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理性。

  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而从短期来看,无论是在私人还是公共领域,国家的支持力度都在进一步加码。以公交为例,除了在购买上进行补贴外,前不久国家政策又进一步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燃油补贴,并将公交更新中新能源公交的数量纳入对公交公司的燃油补贴考核之中,由此督促地方推广新能源公交。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发展态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保持增长走势 且增速远超纯电车型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保持增长走势 且增速远超纯电车型

销量来源,2023年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达到64.2万辆;2024年9月,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11.7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10.4%,同比增长89.1%,增速远超纯电车型。

2024年11月11日
我国轮胎行业出口市场乐观 多家企业正积极建设海内外产能

我国轮胎行业出口市场乐观 多家企业正积极建设海内外产能

轮胎是汽车重要的部件之一,而随着全球汽车产销量的增长,轮胎的消费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从轮胎消费量来看,在2023年全齐轮胎消费量最高的地区为欧洲,占比为27%;其次为北美地区,占比为24%;第三是中国,占比为18%。

2024年10月29日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汽车云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目前市场主要以基础设施为主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汽车云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目前市场主要以基础设施为主

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汽车也不断向智能化发展,联网车辆数量不断增长,我国汽车云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云市场规模为98.8亿元,同比增长36.09%;2024年我国汽车云市场规模达到53.9亿元,同比增长19.5%。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出口金额均为增长趋势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增加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出口金额均为增长趋势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增加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制造和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从营业收入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44086亿元,同比增长5.08%。

2024年09月24日
多种因素推动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增长 2024年1-9月11行业已发生61起投融资事件

多种因素推动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增长 2024年1-9月11行业已发生61起投融资事件

而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多,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政策的支持,推动我国汽车智能化进程加快,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988.4亿元,同比增长49.51%。

2024年09月14日
【投融资】2024年1-8月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共发生4起融资 披露金额为2.5亿元

【投融资】2024年1-8月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共发生4起融资 披露金额为2.5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48起减少到2023年的3起。2024年1月-8月25日,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4起,投资金额达2.5亿元。

2024年09月13日
【投融资】我国汽车保养行业资本市场整体降温 相关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下降

【投融资】我国汽车保养行业资本市场整体降温 相关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均下降

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保养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41起减少到2023年的1起。2024年1月-8月25日,我国汽车保养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2起,投资金额达1.2亿元。

2024年09月12日
我国乘用车行业产销量逐步回升 出口量高速增长

我国乘用车行业产销量逐步回升 出口量高速增长

产量来看,2019-2023年,我国乘用车产量呈先降后升趋势。2022年我国乘用车产量进一步增长,达到2383.6万辆,较2021年增加了242.8万辆,同比增长11.34%;2023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612.4万辆,同比增长9.6%;2024年1月-7月,我国乘用车产量为1391.7万辆,同比增长3.9%。

2024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