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车市分化及各层级增势分析(图)

          弱市下分化加大,一线合资一枝独秀

          弱市下需求不振,是集体走弱,还是分化加大,甚至部分逆市走强?弱市下是否存在结构性机会?通过对过往历次弱市的梳理,及与强市的对比,我们发现弱市下分化加大,一线合资表现一枝独秀。

          根据对我国车市特点的观察和理解,我们首先将车市分为合资和自主两大阵营,然后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层级,其中合资和自主各三个层级。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推出爆款车型的能力和占比,以及定价能力。特别说明,由于各个品牌在全球影响力和市场表现差异较大,这里对各品牌的层级划分,仅针对中国市场。 

  

表:中国车市品牌层级划分

 
表:中国车市品牌层级划分的标准

          弱市下,唯有一线合资熨平周期波动,其他层级跌势汹涌。

          我们将轿车SUV之和同比销量增速低于10%的年份定义为弱市,即2008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和2017年。同时为了规避单一市场风险,我们考察了A级轿车、B级轿车和A级SUV三大主要细分市场,以保证找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我们将销量增速划分为了暴跌(-∞,-30%]、跌(-30%,-5%]、平稳(-5%,5%)、增[5%,30%)和暴增[30%,+∞)五大区间,分别去考察上述三大细分市场每款车型在六年弱市中的表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结果发现,一线合资表现超强,在三大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频次最高,在40%左右,增长幅度也最高,同时近80%的时候表现坚挺,远超其他所有品牌,仅有的20%左右的下滑,幅度也都在10%左右,远小于其他品牌。

          需要强调的是四大一线自主基本上都是16年才正式崛起的,目前对三线合资已构成挤压,同时鉴于合资和自主分层竞争的大格局,预计未来几年一线自主在弱市下的表现也将会相对坚挺。

 
          备注:逆势增长取增和暴增2个区间;弱市坚挺取平稳、增和暴增3个区间;顺势下滑取暴跌和跌2个区间。 

图:一线合资弱市下一枝独秀 

          强市下,百花齐放,各层级增势强劲。

          上述考察了弱市下,各层级的表现,这究竟是弱市下所呈现出的特有规律,还是无论强弱市一概如此?我们又统计了强市(2009-2010年、2013年和2016年)下,各层级的变现,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相差较大。

          首先,一线合资整体仍然最强,但与二线合资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在A级SUV增长上不及二三线合资。其次,除一线合资外,其余品牌强市下的增长表现远好于弱市。强弱市相差较大, 

  

          备注:强势上涨取增和暴增2个区间;平稳增长取平稳、增和暴增3个区间;疲软滑坡取暴跌和跌2个区间。 
图:强市和弱市各层级差别较大 
 
图:一线合资增长为主,基本无暴跌

          一线合资弱市下表现非常稳健,基本无暴跌,增长比例傲视群雄。

          分市场对比来看,几乎在每一个市场,一线合资表现都极为稳健,基本无暴跌(别克A级轿车凯越生命周期末期和大众定位于非主流市场的B级轿跑CC各出现一次,但跌幅有限),跌(-30%,-5%]的比例也是最低的。

          从积极层面来看,一线合资的增[5%,30%)和平稳(-5%,5%)在三大细分市场的占比均最高,尤其是增[5%,30%)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层级(A级SUV的一线自主除外)。由于基数高,所以一线合资暴增的比例并非总是最高,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二三线自主通常是连续暴跌后出现一定反弹,所以暴增和增的占比并非总是低于合资和一线自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增长

产业链来看,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半导体设备;中游为汽车芯片制造,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汽车芯片包括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等多个类别;下游为车载系统及整车制造,涉及车联网、汽车座舱、HUD、中控仪表、智能汽车等。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产业链来看,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硬件包括座舱芯片、显示面板、PCB、功率元件等,软件包括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中游为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座舱域控制器、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HUD(抬头显示)、液晶仪表屏、语音交互等部分,形成完整的智能座舱系统;下游为整车制造与销售环节。

2025年04月09日
智能驾驶行业:多方势力布局相关业务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达近七年顶峰

智能驾驶行业:多方势力布局相关业务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达近七年顶峰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98.51亿元,投融资金额达到了近些顶峰;2025年1-3月27日,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5.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山东省产量占比最高 巴西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我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山东省产量占比最高 巴西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而随着近些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增长,使得配套需求增长,加上海外产能释,我国轮胎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我国轮胎外胎产量从8.56亿条增长到了9.35亿条。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 2024年问界M7销量最高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 2024年问界M7销量最高

具体从销量来看,近三年我国增程式车型销量开始增长,2023年开始,我国增程式车型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181%,新增41.4万辆; 2024年我国增程式车型销量达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燃油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有所增长 其中前十企业销量占总销量56.07%

我国燃油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有所增长 其中前十企业销量占总销量56.07%

产销量来看,2024年1-12月,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分别为1656.45万辆和1645.62万辆,同比增长13.86%和12.99%。整体来看,2021-2024年,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均呈先降后升走势。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

汽车产量的增长也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的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为7200万颗,同比增长17.4%。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出货量及ADAS级市场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出货量及ADAS级市场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为125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56%,2023年约为1613亿元;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152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