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国标+配送市场崛起 预计我国电动自行车未来两年将现销量峰值

        我国自新世纪以来,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预计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新国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催生国内替换需求。虽然在1999年,我国就曾发布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但近年来,由于旧国标执行不严格,我国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频发且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故暴露出电动自行车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停放充电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8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调整完善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要求,并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强制实施。

《旧国标》与《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要求及区别情况

项目

新国标

旧国标

整车质量

不大于55kg

不大于40kg

提示音

行驶速度超过15km/h时持续发出提示音

-

 

制动性能

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其干态同时使用前后闸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7m,湿态同时使用前后闸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9m

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最高车速

不大于25km/h,且控制系统内应当具有防速度篡改设计

不大于20km/h

整车尺寸

整车高度小于或等于1100mm;车体宽度(除车把、脚蹬部分外)小于或等于450mm;前、后轮中心距小于或等于1250mm;鞍座高度大于或等于635mm;鞍座长度小于或等于350mm

-

脚踏行驶能力

30m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5km

30m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km

电动机功率

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400W

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作了较大调整,其中一项技术变化就是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由40公斤调整为55公斤。可见其执行将促进电动自行车轻量化,将推动电动自行车配备锂电池比例显著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在简称新国标开始正式实施后。为了让超标车逐步有序地退出市场,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为超标车设置过渡期。除个别城市过渡期为5年及以上之外,其余城市大部分过渡期为3年。我国目前电动车存量超过3亿,其中超标车超过2.5亿辆,这意味着未来3年要完成相当一部分的替换目标。预计在2021年-2022年,我国电动车市场将出现一个销量峰值,峰值可能在4500-5000万辆/年。

全国各地超标电动自行车过渡期政策情况

新国标给电动自行车带来影响分析

促进电动自行车轻量化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作了较大调整,其中一项技术变化就是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由40公斤调整为55公斤。虽然含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要求有所提升,但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重量多为16.4-35.5kg。若仍然采用铅蓄电池,则会有整体重量超标的风险,而将其替换为同等电量的锂离子电池,其重量将下降至3.7-9.2kg,使得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将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且续航里程将会有一定的提升。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地区新的电动自行车申报的情况已经出现明显的锂电化趋势。

推动电动自行车配备锂电池比例显著提升

铅酸电池相较锂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产品价格,而电动车恰恰又是一个价格敏感型的产品,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铅酸电池牢牢占据了电动车市场的绝对多数地位。但随着新国标的落地,铅酸电池已经无法满足新标准对于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55Kg的上限,因此电动自行车配套锂电的占比快速提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自行车用锂电池出货量达5.45GWh,同比增长61.5%。受下游需求强势拉动,预计2020年将提升至8.45GWh,同比增长55%。

智能化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消费者满意度调研结果中,用户对智能化一项的平均打分低于及格线。这体现了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下,用户对于电动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颜值设计、特色功能、智能交互以及骑行文化都成为了新一代用户关注的要点。以小牛、速珂、E客为代表的品牌车企已经基本实现了基于传感器-车辆ECU-大数据后台-用户端APP的完整数据链路,来进行车辆实时定位、车况监测、行驶数据记录、用户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一方面,快递、外卖等配送市场的崛起带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增量和替换需求。

        近年来网购和新零售等配送需求催发了快递和即时配送物流市场的发展。自2008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基本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2019年超500亿件,到2020年上半年338.8亿件,338.8亿件,并逐渐形成了顺丰和“四通一达”等寡头垄断的格局。2014年开始即时配送开始爆发,即时配送从同城、小件、外卖领域切入,逐步拓展到生鲜、商超配送领域,2019年已经有接近200亿单的服务量,行业中形成了美团、蜂鸟、达达、闪送等规模较大的服务商。

        外卖市场,目前根据统计的部分主流配送平台的配送员数量,可以保守估计有超过600万辆的快递/外卖等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这部分用户群体对于电动自行车有高的续航里程和较大的载物量的要求。远期来看,这部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需求有望超过1000万辆,且由于使用习惯频次较高,电动自行车的更换周期较其他常规的使用方式较短,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一次,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增量和替换需求。

目前部分主流快递、外卖、即时配送平台活跃配送员数目

省份

城市

过渡期

具体政策

辖市

北京

3年

超标电动车购买者需在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临时标识,过渡期内应悬挂标识上路。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自2018年11月1日开始,至2021年10月31日截止。

天津

3年

天津市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二轮电动自行车统一安装临时牌照,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至2021年5月8日截止。

上海

3年

过渡期至2021年12月31日截止。

重庆

3年

过渡期至2022年10月14日截止。

浙江

全省统一

3年

浙江省实行备案登记车辆制度(包括已经公安机关防盗备案登记的车辆),使用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止。现阶段已经购买的超标车设置3年过渡期,2021年12月31日后,报废车辆可折价置换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安徽

合肥

3年

过渡期自2021年1月起,2023年12月截止。2024年后禁止上路,对未按规定办理登记上牌,领取临时通行标志及临时通行标志过渡期结束仍上路通行的,公安部门

将严格依法处罚。

江苏

南京

2年

过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扬州

5年

过渡期至2024年4月14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无锡

5年

过渡期至2024年4月14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徐州

5年

过渡期至2024年4月14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泗洪

5年

过渡期至2024年4月14日截止。

山东

全省统一

3年

过渡期至2022年12月31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湖南

长沙

4年

过渡期至2023年12月31日截止,超标车需根据不同车型持有不同驾驶证。

株洲

4年

过渡期至2023年12月31日截止,超标车需根据不同车型持有不同驾驶证。

湘潭

4年

过渡期至2023年3月1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电动车。

江西

赣州

5年

为超标车设立10个月免费办理临时号牌时间,为超标车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至2023年12月31日截止。

新余

5年

过渡期至2024年9月30日截止,限19年4月15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咸宁

3年

集中上牌,合标车5年有效期,超标车3年过渡期。过渡时间为2018年8月20日2021年8月19日。

湖北

荆州

3年

过渡期至2022年9月30日截止,限19年6月19日前购买的超标车。

宜昌

3年

过渡期至2022年4月30日截止。

山西

忻州

5年

电动车实行上牌政策,超标电动车有5年的过渡期,自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过渡期至2024年4月14日截止。

河南

郑州

3年

郑州市对超标车进行免费上牌,并对消费者已经购买的超标电动车实行过渡期制度,过渡期为3年,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登封

3年

当地政府对消费者已购超标电动车实行过渡期管理,过渡期为3年。

甘肃

兰州

3年

为过渡期管理办法之前购入,但因未纳入产品目录不能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置3年过渡期,自2018年11月9日至2021年11月8日。

广州

佛山

2年

佛山市只对符合旧国标且进入《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办理临时号牌。过渡期至2021年6月15日截止。

中山

1年

中山市不符合新国标也不符合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过渡期为1年,过渡期至2020年6月20日截止。

3年

中山市符合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过渡期为3年,过渡期至2022年4月15日截止。

梅州

3年

过渡期至2022年4月15日截止。

福建

福清

3年

过渡期至2022年10月31日截止。

云南

昆明

4年

过渡期至2023年4月14日截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驾驶行业:多方势力布局相关业务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达近七年顶峰

智能驾驶行业:多方势力布局相关业务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达近七年顶峰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98.51亿元,投融资金额达到了近些顶峰;2025年1-3月27日,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5.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山东省产量占比最高 巴西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我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山东省产量占比最高 巴西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而随着近些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增长,使得配套需求增长,加上海外产能释,我国轮胎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我国轮胎外胎产量从8.56亿条增长到了9.35亿条。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 2024年问界M7销量最高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 2024年问界M7销量最高

具体从销量来看,近三年我国增程式车型销量开始增长,2023年开始,我国增程式车型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181%,新增41.4万辆; 2024年我国增程式车型销量达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燃油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有所增长 其中前十企业销量占总销量56.07%

我国燃油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有所增长 其中前十企业销量占总销量56.07%

产销量来看,2024年1-12月,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分别为1656.45万辆和1645.62万辆,同比增长13.86%和12.99%。整体来看,2021-2024年,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均呈先降后升走势。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

汽车产量的增长也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的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为7200万颗,同比增长17.4%。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出货量及ADAS级市场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出货量及ADAS级市场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为125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56%,2023年约为1613亿元;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152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投融资】2024年我国汽车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活跃 投融资事件数量创近七年新高

【投融资】2024年我国汽车制造行业资本市场活跃 投融资事件数量创近七年新高

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90起增长到2024年146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2起,投融资金额为2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发动机行业:汽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2024年比亚迪产量最高

我国汽车发动机行业:汽油发动机为主要产品 2024年比亚迪产量最高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为车辆提供必要的动力。随着我国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对汽车发动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4年我国切割发动机产量达到了3155.9万辆,同比增长4.8%,连续五年产量稳定增长。

2025年02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