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轮胎企业现状与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提供的中国轮胎企业2011年上半年的产销量统计表显示,锦湖南京工厂的子午线轮胎产量为635.9万条,相比去年同期的639.5万条略微下降。

        “目前的订单基本正常,销售也比较稳定。”近日,对于“锦湖轮胎部分城市销量下滑20%—30%”的报道,锦湖(中国)轮胎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赵华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确信,需要核实”。


  虽未透露销量下滑的具体比例,但赵华桥承认与“3·15”之前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来自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锦湖轮胎的产量达到635万条,基本与去年持平。从数据上来看,“返炼胶事件”过去半年,锦湖遭遇的质量危机似乎有所平息。


  然而,在锦湖风波渐趋平静的表象背后,其实掩藏着另一股暗流:“大家都在用,只是比例大小不同而已。”业内专家表示,这是轮胎企业集体失声的默契所在。


  余波不断


  在经历天津工厂返炼胶、长春工厂工人罢工、南京工厂污染等一系列事件后,经济学家贾康的微博控诉让锦湖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给出鉴定报告。”当记者问及事故调查进展时,赵华侨向记者这样表示。


  9月1日,经济学家贾康及家人驾车行驶于京沪高速沧州德州段时,车辆爆胎,发生车祸受伤。此后,贾康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发表微博讲述此事,并控诉锦湖轮胎,疑因其质量问题致车祸发生。


  事实上,不少车主都遭遇了类似贾康的车祸事件。而更为常见的是,很多车主的锦湖轮胎出现了开裂、鼓包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返炼胶事件,锦湖南京工厂“悬而未决”的搬迁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7月份,锦湖南京工厂被南京市环保局列为市重点污染企业并在“搬迁”之列。最新的消息是,锦湖南京工厂将于明年底开始搬迁,新工厂选址初步定在江北化工园区。


  此前,受返炼胶事件影响,锦湖天津工厂的多张3C认证证书被叫停。而在随后的6月份,锦湖又重新拿到了8张3C认证证书,证书截止日期为2014年10月29日。


  “若不是返炼胶事件被曝光,锦湖南京工厂有可能都不会搬迁。”有知情人士表示,返炼胶事件成为锦湖的“小辫子”。


  地位难撼?

 


  对于几乎未受影响的锦湖产量数据,汽车业资深分析人士贾新光向记者表示,最为直接与现实的原因是,“锦湖的轮胎产量大,其他厂家无法替代。”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提供的中国轮胎企业2011年上半年的产销量统计表显示,锦湖南京工厂的子午线轮胎产量为635.9万条,相比去年同期的639.5万条略微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锦湖轮胎全球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本土和北美,接近20%。列入轮胎分会统计的2010年度轮胎产量前10位企业中,仅南京锦湖一家就以1278万条的产量位列第6位。


  返炼胶事件发生后,部分汽车厂商虽然降低了锦湖轮胎在整个配套轮胎中的使用比例,但是这一数值仍然不小。


  “汽车厂家仍然使用锦湖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其它轮胎厂商的产能不一定能保证,由此会造成供应链的问题。”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也告诉记者,切换新供应商的品质与价格能否有保证也比较难。


  “锦湖采取了转移生产的策略。”贾新光认为,把天津工厂的订单拿到了南京与长春工厂生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订单的流失。


  此外,锦湖还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与宣传推广活动,对消费者的信心也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玉莲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严格来讲,锦湖的做法无关对错,其实这已经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大家都在用,只是比例大小不同而已。”贾新光表示,这也是事件发生后,轮胎企业集体失声的默契所在。


  “历史容易被遗忘,中国的消费环境尤其是这样,再加上锦湖还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形象。”陈文凯认为如果丑闻不再继续,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锦湖可重塑信心。


  然而,陈文凯也表示,锦湖今年的事件,给了其它竞争对手较大的机会,加上同为韩系的兄弟韩泰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损,给了其它国际国内品牌以切入或加大中低端配套市场份额的机会,市场竞争格局有可能在未来三年内有所改变。


  近日,米其林宣布与双钱集团在安徽省无为县合作生产乘用车轮胎,一期产能初步规划为每年600万条以上乘用车轻卡轮胎,在中外合资公司成立日起的5至8年内,将建成每年1500万条以上乘用车轻卡轮胎的最终产能。


  疑案待解

 


  “现在(锦湖返炼胶事件)说不清了,行业里也不说了。”在贾新光看来,锦湖返炼胶事件似乎成了一桩疑案。


  疑案的背后是我国轮胎行业标准与相关惩罚机制的缺失。


  原化工部在1991年和1998年曾多次修订过轮胎工艺技术规定,其中对返炼胶都有明确要求:根据产品部位和工艺的不同,掺用比例不大于20%和30%。


  然而,在1998年化工部被撤销后,行业就没有再统一修订过轮胎工艺技术规定。并且,这个规定既不是行业标准也不是国家标准,仅仅是个技术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目前,各个企业的轮胎工艺技术规定,是在过去规定的基础上,由厂家按照各自的工艺和设备情况制定标准。


  返炼胶事件发生后,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就表示,对于返炼胶的添加比例,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出台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锦湖一定接受。


  贾新光呼吁,眼前的当务之急便是修订轮胎行业的标准,尤其要严格规定返炼胶掺用的比例范围。


  本报了解到,包括返炼胶掺用比例在内的轮胎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记者了解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在进行轮胎行业标准的修订,即在原来工艺技术规定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一个工艺技术规范。“正组织专家研究确定返炼胶的掺用比例,肯定要比老的规定更加严格。”该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几大知名品牌轮胎召回记录米其林:2006年1月,由于轮胎可能在侧壁产生鼓包,导致轮胎震动和迅速失压,存在交通事故隐患,米其林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对255/35ZR2097YExtraLoad轮胎进行召回,涉及轮胎总数6500条。


  倍耐力:2009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披露,法拉利玛莎拉蒂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赛车车型,而缺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车辆所安装的识别标记为DOT“XB”的倍耐力后桥轮胎的生产工艺不符合规范。


  普利司通:据外媒报道,2010年6月,普利司通美洲轮胎运营公司自愿召回4097条某型号载重轮胎,据称这些轮胎在胎侧磨耗指示凹痕处可能存在问题。


  固特异:2010年9月,由于存在漏气亏气的问题,固特异在美国召回旗下邓禄普11994条问题轮胎。


  韩泰:2011年1月,因“轮胎的胎壁性能低于规范值,轮胎可能产生早期磨损,有爆胎风险”,韩泰在美国实施轮胎召回。5月,中国多名车主在汽车论坛上反映韩泰轮胎有爆胎或鼓包现象。6月,韩泰方面宣布召回问题产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增长

产业链来看,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半导体设备;中游为汽车芯片制造,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汽车芯片包括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等多个类别;下游为车载系统及整车制造,涉及车联网、汽车座舱、HUD、中控仪表、智能汽车等。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产业链来看,智能座舱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硬件包括座舱芯片、显示面板、PCB、功率元件等,软件包括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中游为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座舱域控制器、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HUD(抬头显示)、液晶仪表屏、语音交互等部分,形成完整的智能座舱系统;下游为整车制造与销售环节。

2025年04月09日
智能驾驶行业:多方势力布局相关业务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达近七年顶峰

智能驾驶行业:多方势力布局相关业务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达近七年顶峰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98.51亿元,投融资金额达到了近些顶峰;2025年1-3月27日,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5.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山东省产量占比最高 巴西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我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山东省产量占比最高 巴西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而随着近些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增长,使得配套需求增长,加上海外产能释,我国轮胎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我国轮胎外胎产量从8.56亿条增长到了9.35亿条。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 2024年问界M7销量最高

我国增程式电动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 2024年问界M7销量最高

具体从销量来看,近三年我国增程式车型销量开始增长,2023年开始,我国增程式车型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181%,新增41.4万辆; 2024年我国增程式车型销量达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燃油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有所增长 其中前十企业销量占总销量56.07%

我国燃油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均有所增长 其中前十企业销量占总销量56.07%

产销量来看,2024年1-12月,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分别为1656.45万辆和1645.62万辆,同比增长13.86%和12.99%。整体来看,2021-2024年,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均呈先降后升走势。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

汽车产量的增长也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的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为7200万颗,同比增长17.4%。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出货量及ADAS级市场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出货量及ADAS级市场销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为125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56%,2023年约为1613亿元;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152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