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国内汽车售后市场四大发展趋势

        导读:未来国内汽车售后市场四大发展趋势,南京康众汽配连锁公司就是一家以经营横向件为主服务终端维修企业的配件经销商。当行业中许多同行举步维艰时,“康众”却以连续六年保持30%的高增长速度前行。

        参考《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

        说起中国汽车独立售后市场,见诸报端最多的词是“脏乱差”,这个词与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在世界汽车工业所取得的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由于中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重前端轻服务,再加上售后市场发展年限短,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被业内所诟病。而事实上,若是将当前的汽车售后市场与十多年前相比,可以说是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在这些变化中,中国汽车售后市场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亦展现出未来发展趋势。

终端为王之认同

  如果说十多年前,以批发为主的配件经销商能够获得高达超过20%的毛利,十多年后的今天,没有进行战略调整,依旧坚守着传统经营模式,以批发为主的汽配经销商之情形可谓是每况愈下。相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车龄的增长,更多的车主脱离了4S店,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社会维修网点。因此,一些调整经营模式,或者定位于服务终端客户(车主和维修企业)的汽配经销商正“渐入佳境”,尚能维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

  南京康众汽配连锁公司就是一家以经营横向件为主服务终端维修企业的配件经销商。当行业中许多同行举步维艰时,“康众”却以连续六年保持30%的高增长速度前行。从“康众”服务维修厂十六年的发展经验来看,修理厂对其配件供应商,也就是配件经销商主要集中在三个期望:配件的齐全性、配送能力和产品的质保能力。目前“康众”有60多家门店,年营业额达5亿元。以配件服务终端就是“康众”这样的汽配经销商的发展方向。

  毫无疑问,汽车售后市场的竞争终将聚焦于终端。零部件企业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先建设渠道,而最终它们的产品是以流向终端维修厂和消费者为目标,谁在终端市场获得好口碑,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市场占有率,谁就是赢家。汽配经销商作为零部件供应商的中间渠道,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而其目的也是在助零部件供应商将产品导流到终端。因此,售后链上的各环节都是要以终端为最终服务对象。当然,大的汽配批发集团经营商也会崛起,而他们的目标是汽配经销商,而非终端客户,因此,这样的大批发集团以堆积而出的批发体量来取胜,相比于服务终端的汽配经销商其利润率大大降低。

平台联盟模式的发展

  “集约采购”或者是“联合采购”这一名词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汽车行业出现,最早还主要是在OE层面上,主机厂或者零部件集团,或者各企业之间联合起来集中采购下订单以达到一定量的规模效应,从供应商处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近些年,这一模式逐渐延伸到汽车售后市场。

  国内汽车售后市场的传统经营模式中,汽配经销商规模都不大,以乘用车配件经销商为例,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尚凤毛麟角,当然这几年出现的服务终端模式的配件连锁企业规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商用车配件经销商规模要比乘用车配件经销商规模大,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几个较大规模的集团,但最大的公司其销售额也只是上10亿元,排名第二的则只有其一半,这样的规模与国外成熟的汽车售后配件经销商比起来还只是其冰山一角。诸多的中小型汽配经销商构成了国内汽车售后市场中数量的“主体”,其个体的力量非常薄弱。联合采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较多的是以车型配件为纽带的采购联盟模式。

  联合采购典型的案例是2006“德智福”平台的诞生,目前看来也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一家。“德智福”得益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的市场运作成立于2006年,其业务主要集中于美系车系列,即通用车系的汽车配件。最初由全国影响力比较大的位于北、上、广三地五家通用车系配件经销商原始股东创立而成,与“德尔福”无任何资本关系。到2012年年底,“德智福”通过包括股东在内约29名董事会和管理层人员运作,区域遍及国内主要市场以及核心的省会、一线城市等共有48家分销商(其中19家是“德智福”的股东单位),这48家分销商一共有66间门店,约1000多名员工。在积累了较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后,“德智福”又先后与马勒集团、舍佛勒公司,以及康迪泰克这几家零部件供应商售后进行了合作。

  此外,有以奔驰、宝马、奥迪等车型件为纽带的汽配经销商联合采购,也有地产车配件为主的汽配联盟,如上海众志恒沪产车汽配联盟。除了车型件为纽带外,还有汽车用品的联盟,如2012年8月底,“车杰盟”汽车用品服务行业公共平台的推出,由全国汽车样品服务行业18家一线代理商联合组建,其旗下有101家直营连锁零售店,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

  集约采购的联盟模式在一些汽配城也有。如上海东方汽配城打造新的经营模式,成立了上海东启汽车零部件总汇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一项服务就是集结汽配城内商家的订单,发挥资金优势与零部件供应商谈判,获得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当然,该集约采购的纽带也是以车型件为主。

  联盟也好,集约采购也罢,在目前看来,都还刚刚起步,如何让这一模式走的健康,走的稳健,并能够长期向好发展,仅仅靠资金的规模、股东的多少,或者职业经理人的魅力,都不足以支撑。与时俱进,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再借助系统的力量,亦或能够成功。

传统经营模式的拓展

  汽配经销商的发展几十年来一直以集聚的模式,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汽配)城。而近些年,从售后流通业发展模式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仓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而这一发展趋势正是成熟的象征。

  以外资背景的司库伯为例,其进入中国就没有以中国传统的经营模式进驻某汽配城,而是延循总部的经营模式:仓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目前,司库伯将办公地与中国总部的仓储设于一处,同时也启动了电子商务的运作,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上海各地区的市场需求,设立分仓储,再实施合理的物流配送。

  无论是做汽配批发,还是做终端维修企业的汽配经销商,能够及时将货物发送到客户手中就是最重要的前提。在成熟的国家,汽配经销商根据配送能力,设立多个总仓储和分仓储来覆盖周边的区域,借力于电子商务降低成本运营,通过高效的物流配送能力将配件发送到客户手中。

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

  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渠道经销商,再到维修企业;从实体的网店布局,到虚拟的电商开户,行业正在达成共识: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渠道布局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模式。

  从产品形式上来看,不同于配件的美容、用品等最早“触网”,在一些电商上先行面向终端车主推出产品,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3M、壳牌等。紧随其后的则是易损易耗件,雨刷、滤清产品、火花塞、皮带等,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有博世、曼胡默尔、海拉、盖茨等等,这几家企业均在某电商网站上开出了旗舰店。

  汽配经销商和服务商(汽车美容维修企业等)也越多越多地意识到,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布局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103.97亿元,市场均价约为25.8元/套。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从交易量来看,2022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025年1-7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123.10万辆,同比增长2.17%,与同期相比增加23.87万辆。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45.26亿元;2025年1-8月19日我国汽车后市场市场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高速增长 纯电动重卡为绝对主流  上海连续6个月销量第一

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高速增长 纯电动重卡为绝对主流 上海连续6个月销量第一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以超高速度增长,2021年其销量增速高达303.8%,尽管在2023年销量增速下降至36.3%,但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再次快速增至为8.2万辆,同比增长139.8%;2025年1-6月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为7.92万辆,同比增长已高186%。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攀升 多地已开放驾驶运营测试

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攀升 多地已开放驾驶运营测试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为先增后降在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无人驾驶行业发生融资事件55起,投融资金额达到325.76亿元。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 行业贸易逆差逐渐转顺差且顺差额呈扩大走势

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两旺 行业贸易逆差逐渐转顺差且顺差额呈扩大走势

从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乘用车产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我国乘用车产量为1352.2万辆,同比增长13.8%。

2025年07月23日
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双双回升 进口均价同比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双双回升 进口均价同比增长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1950-1980年为发展期,我国商用车实现从无到有,中型卡车发展迅速;1981-2008年为成长期,逐渐实现“重、中、轻、微、客”全品类发展,同时开始引进国外汽车品牌;2009-2019 年为壮大期,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开发等方式,我国商用车已经能够与国外商用车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稳健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稳健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46200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