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角度分析,笔者比较关注另外一个层面的投资领域,也即是第三方设计公司的投资,在进行询问的过程中,投资人在这个层面的态度略显消极,主要的原因在于认为这是一项细分市场,市场发展有限的情况下,细分市场的规模太小,笔者有效不太一致的观点。
新能源车从业者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行业的发展,笔者从学术的角度谈过新能源汽车技术猜想、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谈技术推广的可能性和先后次序、从消费者角度谈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价比、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谈未来战略的重要性,如果换成投资的角度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主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看法如何,又如何去影响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日前在海口,由第一电动车网CEO搭台的“2013年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接触的几位投资界的朋友让笔者从投资的角度去观察新能源汽车行业,笔者在此与大家分享。
新能源汽车企业,特别是属于创业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程度直接影响到该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些方面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众多破产、并购案例中也能探知一二,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于往日,在一些方面我看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了盈利,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进行继续的挣扎,在这样的情况下,资金流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间步长从另一个层面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爆发时间,而这个步长恰恰是这些资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笔者简单归纳了几个方面。
第一、谨慎投资者:“新能源汽车前途无限、资金‘有限’”。
笔者接触到一位具有北美背景的新能源汽车投资人,作为从电池技术领域转行到投资领域的投资人,对于技术的视点属于相对谨慎,这应该属于当下多数投资人比较典型的观点。
在交谈中谈到,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中属于主流方向,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领域,从2009年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态,在逝去的几年内主要以观察为主,从技术主流的角度出发,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电机、电池技术并不认可,主要的考证对象属于和传统车辆的性价比对比,而目前传统车辆的性价比的竞争中新能源汽车尚未占据优势。作为战线较长的投资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并没有很明朗的现金归位的前景,使得投资相对谨慎。
从笔者点评的角度出发,我们看到为什么一些新能源汽车时而市值较高,时而市值突然下降,有些的瞬间成为了投资者、媒体间关注的热点,有的时候突然就申请了破产,秉持“谨慎”的主流观点占据了主流,大家在不知道未来怎么样的时候,选择的方向就是跟随大众的观点,这些并不利行业的发展,最为可行的措施是让更多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士深入走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当然投资人做什么举动都不是错误,而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去给予信心。
第二、务实投资者:“看得见的电池属于投资重点”。
遇到的第二类的投资者属于新能源汽车比较务实的人士,目前已经投资了合肥一家电池供应商,在关于投资领域的询问上,他称投资只关心最为核心的领域,电池方面属于看得见的核心部件,行业的发展前景寄托在这个部件上。
这种投资观点属于比较务实的举动,正如当年万向收购A123的时候,笔者秉持的观点也是这样,如果市场尚未成熟,行业内遍地开花的景象并不能持久,在这样的情况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资金不被浪费,掌控优质的核心部件,进行必要的研发技术积累,等待时机是个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这类情况发生较多,对于行业来讲,特别是目前在资金链条上比较紧张的行业,应该属于一项比较好的事宜。
第三、激进投资者:“将机遇把握在萌芽状态”。
第三类投资者属于相对“激进”的投资人士,所谓“激进”,更多的在于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商、核心部件都有兴趣,甚至在一些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方面也比较有兴趣,这种情况,如果资金链比较完善,应该属于比较明智的举措。
新能源汽车的机会和很多行业一样,在初期的时候机会较多,但是突破黎明的时候也往往属于比较痛苦的时候,如果想要在明朗的情况才去努力,往往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出现机会缺失后无法进入到核心玩家的层面,这个时候来讲,如果资金链有所保证,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并且根据市场的形势进行相应的多领域资源整合,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途上来讲,更加具有可控制性,当然对于自身的投资来言,也更加具有可控制性。
第四、第三方设计公司应该得到重视。
笔者比较关注另外一个层面的投资领域,也即是第三方设计公司的投资,在进行询问的过程中,投资人在这个层面的态度略显消极,主要的原因在于认为这是一项细分市场,市场发展有限的情况下,细分市场的规模太小,笔者有效不太一致的观点。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技术和核心部件属于“木桶理论”的两块木板,每每谈到新能源汽车,更多地人关注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特别是电池作为核心部件的重要性,但是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核心部件之于新能源汽车,更多地在于木桶效应的木板之一,这些木板缺不得,但是仅仅一堆木板是没有用的,这些需要更多的人去清楚这个问题,离开整车制造商去谈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没有意义,新能源汽车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整车到零部件,以及从零部件到整车的集成研发过程,需要双方进行互补。
我们当下也看到了一些情况,一些投资人对于菲斯科汽车兴趣很大,甚至让几家中国人在进行竞争中出现了“交恶”的情况,而这个企业和设计公司来讲并没有太多的区别,特别是在产品规范、品牌传播、工艺流程角度来看,性价比比第三方设计公司还要差一些,有些时候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可能才属于比较明智的投资。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格局及盈利空间评估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