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国内汽车产销延续10月份的回升态势,产销量双双超过250万辆,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产销量也持续向好。然而,业内对于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却充满了担忧:过多依赖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零部件产业依然不够强大,增长根基不稳。
参考: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专项调研与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3-201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国内汽车产销延续10月份的回升态势,产销量双双超过250万辆,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产销量也持续向好。然而,业内对于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却充满了担忧:过多依赖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零部件产业依然不够强大,增长根基不稳。
专家表示,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自主品牌在2015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若要获得更好发展,必须重视汽车零部件体系建设步伐。唯此,才能实现“汽车强国梦”。
产销量大幅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42万辆和250.88万辆,比10月分别增长16.2%和12.9%;与2014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增长17.7%和20%。2015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82.39万辆和2178.66万辆,分别比2014年同期增长1.8%和3.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的增长是提升11月国内车市增速加快的重要原因。受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11月份销售155.66万辆,环比增长16.5%,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3.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5.3个百分点。据统计,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已达到70.9%。
“国内车市在2015年11月份的较高增速是汽车企业冲刺‘十二五’目标与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国内车市在11月份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2015年9月,国家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对11月份国内车市的增长形成了较为明显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2014年11月份,北方气候偏暖、雨雪偏少,冬季的购车热潮启动较晚,致使相关企业主动减少批发与销售数量,这也为2015年11月的“高增长”提供了“低基数”。
“2015年11月份,国内不少地区出现近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现象,随后又出现爆表的雾霾天气,极端恶劣的出行条件自然激发出强烈的用车需求。尤其是雾霾天气对出行安全空间的敏感度更高,毕竟内循环的车内空气质量还是更好一些的,有孩子的家庭更是会为了孩子而买车。此外,随着电商在11月份掀起的购物热潮,使得购车也成为合理选择,带热了销量。”崔东树表示。
对于国内车市未来走向,崔东树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国内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微幅放缓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和汽车的普及存在区域不均衡性,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车市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持续成为国内车市“十三五”的增长动力。
成长的背后
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14万辆,同比增长26.9%,占国内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SUV共销售39.5万辆,同比增长88.1%,占SUV销售总量的55.2%,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
2015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67.83万辆,同比增长14.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1%,比2014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SUV销售289.68万辆,同比增长82.8%,占SUV销售总量的53.4%,市场占有率比2014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2015年1-11月,自主品牌表现良好主要是因为SUV产品突围战略的成功。”崔东树表示,SUV产品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SUV的依赖程度正在加深:2015年11月SUV销量冠军哈弗H6和殿军广汽传祺GS4分别占所在企业当月乘用车销量的36%和8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对此表示担忧,他说:“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SUV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约为25%,而SUV在国内不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整体销量中所占比都超过50%,有的甚至超过50%。一旦国内SUV市场有所变动,相关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可能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据了解,自主品牌在SUV市场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自主品牌产品在与外资产品的抗衡中,很少会在“性价比”上体现出优势,更多是“配价比”,即利用极为丰富的产品配置,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实现与处在同一细分市场的外资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这也导致了自主品牌产品利润日趋摊薄,品牌溢价能力不高。
在业内看来,自主品牌SUV与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的发展经历很像,初期都主打低价格和性价比,错开合资品牌产品选择耕耘的中低端市场。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也曾凭借市场定位的差异形成过市场热潮,但随着合资品牌的市场下探,便迅速转入低谷。随着合资品牌对不断壮大的SUV市场重视程度的提升,下探价格抢占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戏码将再度上演。
“国内SUV车市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更多是由‘明星车型’造就的。不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推出一款销量较好的SUV产品之后,并没能成功打造出品牌和技术优势。”崔东树坦言,这种短期成功具有较高风险。
夯实基础更重要
记者注意到,与SUV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轿车似乎没有“分享”到增长的喜悦。2015年11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3.72万辆,同比下降6.1%,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0.3%,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1-11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15.86万辆,同比下降11.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0.7%,市场占有率比2014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业内认为,虽然SUV在国内乘用车市场风生水起,但真正决定乘用车市场的主要车型依然是轿车,轿车是自主品牌做大做强绕不开的“坎”。而自主品牌轿车的崛起与SUV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也是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关键。
在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看来,从产业关系来看,整车的竞争力在于良好的质量、满足不断提高的顾客需求和法规要求的性能以及足够低的成本控制,而这些都主要依赖于汽车零部件体系建设;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德日韩等汽车强国都拥有很强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虽然这些国家的整车与零部件产业之间的资本关系与发展经历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整车与零部件骨干企业之间有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强大的零部件体系是汽车强国的必备条件,自主品牌的发展是建设汽车强国的核心问题,而建设具有相当实力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是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关键。”董扬认为,整车企业应把构建完整的零部件体系作为重点工作并有意识地培养、扶持优秀的零部件企业。同时,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要夯实基础练好内功,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应开展建立自主品牌零部件战略伙伴计划,并有意识扶助优秀的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而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也应对标国际优秀同行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应特别注重在新车型开发和新技术应用中的联合开发。”董扬表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对标国际优秀同行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要立足现有产品升级配套,着眼未来产业发展,加强零部件基础工艺、材料协同研发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培育零部件平台研发和先进制造能力。同时,应立足整车设计开发、整车集成技术和生产制造,提升零部件通用化、模块化技术。此外,要以市场为主导、产业政策为导向,不断完善零部件市场秩序。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