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研制、检测、维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机载设备研制、机载设备维修及测控设备研制等行业尽管与国际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在关键部件的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在航空产业整体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相关行业也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2010-2015年中国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机载设备研制、机载设备维修及测控设备研制等行业尽管与国际巨头存在一定差距,在关键部件的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在航空产业整体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相关行业也取得长足进步,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机载设备研制行业的发展趋势
1)军民融合协同发展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经过长期发展,在军民融合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航空产业是与国防军事力量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战略性产业。我国现有民用航空机载设备很多技术来源于军用机载机械产品和机载电子产品的成熟研制经验。当前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航空机载设备研制将更多地依赖于军民融合协同发展,将先进成熟的军用技术引入到民用领域,促进我国民航产业的发展。
2015 年 9 月 8 日,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联合公布了新版许可目录。新版许可目录分为核武器与军用动力、军用航空器等 11 大类 755 项,许可管理范围的大幅缩小,与 2005 年发布的上一版许可目录相比减少约 2/3。这对于推动军工领域开放,充分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配套维修等领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第三方生产商两极分化,优秀企业不断突破产品产能瓶颈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机载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低空空域的开放拉动通用航空机载设备市场容量的持续增长,我国航空机载设备的从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但市场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排名靠前的企业具备显著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及经营利润均较高,企业经营的质量效益不断攀升,而对于后入者则不断受到挤压,发展面临困难。先入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加大生产线及相关人力、设施设备的投入,突破产能瓶颈,实现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进行与市场规模及自身技术实力相匹配的产业化扩张,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动自身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航空公司机队规模的壮大和新机型的不断引入,飞机附件的种类和数量均在增加,航空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为其提供综合机载设备维修服务的维修企业。因此,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企业也在不断拓展其维修产品类别和业务范围。
(2)航空机载维修产业的发展趋势
1)与 OEM 合作的积极性增强
目前,具有先天技术优势的 OEM 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渐渗透售后服务市场,与现有的机载设备维修企业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航空产业的从业企业意识到,加强与 OEM 的合作对于推动自身维修业务的发展十分重要。其中,成为 OEM 授权的“维修服务站”是维修企业与 OEM 最为普遍的合作方式之一,这不仅有助于维修企业获得 OEM 对其在技术、工装设备、维修手册等方面的支持,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还可使其获得相对稳定的订单量。
2)与航空公司合作更密切
国内的机载设备维修企业正在加强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这一方面将有利于维修企业获得足够的订单量;另一方面,维修企业可通过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获得与 OEM 谈判的话语权,共同抵御 OEM 的垄断风险。
3)航空公司的供应商管理的智能化
目前国内主要的航空公司均已经实现了对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企业的数据库管理。通过对维修企业历史维修服务的综合评价,形成动态的数据库,当有送修需求时对具备维修能力的企业在数据库系统内进行评定,优先选择排名靠前的企业进行维修。这对于维修企业的订单获取将形成新的挑战。
(3)测控设备研制产业的发展趋势
1)测控设备的定制化发展的趋势显著
测控设备由于其单价较高且被测对象的针对性较强,标准化生产的空间较小,结合客户的个性化测试对象的需求进行定制成为显著的趋势。同时,用户对测试精度及灵敏度的要求也会决定测试设备内部定制模块的架构。
2)测控设备研制与飞机设计研发同步
航空测控设备主要服务于飞机的故障检测与运营保障。与以前飞机定型后再开始研发测控设备不同,目前越来越多的测控设备开发与飞机设计开发定型过程同步。即在飞机研制的过程中,就要求相关的测试设备研制及时跟进,并根据飞机设计的技术参数对测控设备的模块进行架构调整,从而实现与飞机同步投入使用,更好地保障飞机运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