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齐聚四大优势:运能较大、低排放、路权方式灵活、成本低,天津、成都、南京、郑州等多个城市已推出大规模有轨电车建设及扩建规划。
现代有轨电车运能较大,有效分担轨道交通高峰客流
即使是交通发达的城市,地面公交压力仍大,部分公交线路甚至因为可换乘地铁而变得更加拥挤。新型现代有轨电车的理论系统运能比 BRT 大,实际上高峰期能达到 0.8 至 1. 2 万人/小时,属于中运量的城市公交系统。苏州有轨电车一号线有效缓解了最大的周末客流和科技城上下班高峰客流。

现代有轨电车采取超级电容供电技术、蓄电池供电两类技术,能量在牵引、制动过程中循环转换,高效实现系统节能,做到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绿色环保。有轨电车 CO2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 1/8,公交车的 1/3。国内氢能源有轨电车第一单落地于佛山高明,采用氢燃料电池为车辆提供动力,全线“无接触网”运行,续航里程长,运行全程只排出水,真正实现“零排放”。现今城市雾霾愈加严重,推广有轨电车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私家车用量,加速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路权方式灵活,现代有轨电车节约路面资源
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大多基于既有道路进行改造建设,使用最多的是优先路权和混合路权这两种模式,车道利用率高、改造工程量小、工期短、造价低。优先路权模式是指在特定路段上,多采用草坪绿化带作为隔离物将道路划给有轨电车专用,并在交叉口设置信号优先,保障优先通行。优先路权在大城市主要用于城市新区和郊区,作为其他大运量交通方式的延伸和补充,例如:南京河西新城、成都高新区。混合路权是指在特定路段上,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或者行人共享路权,例如:上海张江、大连。
建设、运营成本较低,有轨电车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现代新型有轨电车造价仅为地铁造价的 1/8 至 1/3,由于用电比烧油便宜,运营成本较低,车辆维护也比汽车简单。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全国已有 39 个城市获批建设地铁。预计到 2020 年,全国地铁总投资将超过 4 万亿。许多城市的地铁客流量根本难以承受巨大的投资和运营费用。以南京地铁为例,南京地铁一号线期望日收益为 200 万元,但实际仅收到 60 多万元。斥巨资建设的地铁很可能成为“烧钱” 的无底洞,推广有轨电车或将尽早实现城市公交盈亏平衡。

根据统计,已有明确建设规划的城市达到 49 个,2017-2020 现代有轨电车规划长度为 2059 公里,按平均造价 1 亿元/每公里测算,新开工投资总规模将超 2000 亿元,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2020 年建成并开通运营后,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将达到 3254 公里,其中西南、华东、华南市场分别为 790、631、552 公里。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 2015 年底,我国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仅为 175km,市场空间巨大,城轨黑马投资价值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