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快递市场格局与各自的优势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快递产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顺丰借壳鼎泰新材登陆深证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这是继中通、申通、韵达、圆通之后的又一只成功上市的快递公司,也是在国内前七名的物流中最后一个表露上示意图的,自此现有的主流民营快递公司已经全部上市,其中中通于纽交所敲钟,其余纷纷落户A股。 
          “三通一达”和顺丰可以说是各占据了快递市场的半壁江山。三通一达是借助电商发展起来,顺丰则是主要布局在中高端市场以及商务件,并且采取直营模式,没有加入到快递的价格战当中,相对来说营收比较喜人。顺丰去年的净利润是可以和他们的总和相抗衡的,顺丰净利润为40.5亿,圆通净利润为13.5亿,申通为12.4亿,韵达为11.6亿,中通净利润为21.65亿元人民币,顺丰一家的利润略逊于四家的总和,可以说是中国最赚钱的快递公司了。 
          桐庐通达一家亲
          为什么把“三通一达”捆在一起和顺丰来对比呢,主要是因为这四家几乎同出一脉,都是“桐庐帮”的天下,本来还有一通也就是之前的汇通,由于经营不善被百世物流收购变身百世汇通。 
          不得不提到最开始的源头,充满悲剧色彩的鼻祖聂腾飞,1993年他和妻子陈小英、工友詹际盛共同成立了申通,成为了桐庐人快递业的先行者,但1998年,聂腾飞在送件途中遭车祸辞世。后来,由妻子陈小英和哥哥陈德军接手公司。于2016年借壳艾迪西登陆深交所。 
          1994年,聂腾飞昔日的合伙人詹际盛早早与他分道扬镳,成立天天快递,2012年被申通收购,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执掌,今年一月份苏宁物流以29.75亿元收购了天天快递70%的股份。 
          1999年,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和嫂子陈小英“分家”,成立韵达。于2017年1月挂牌深交所。
          2000年圆通创立,实际控制人喻渭蛟、张小娟,二者为夫妻关系,夫人曾在申通担任财务,圆通的成立也是她力劝丈夫的结果。并于2016年借壳大杨创世上市,成为民营快递第一股。 
          2002年,陈小英兄妹的发小、木材商赖梅松,成立了中通。于2016年在纽交所上市。 
          2003年汇通创立,2005年由桐庐人徐建荣收购,2010年被马云收购,已经不再属于桐庐帮。但也在计划预计2017年-2018年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并已经聘请高盛作为顾问,招聘CFO开始筹备上市事宜。 
          接连上市的动因是由于对资金的波切需求,利润率持续走低,面对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终端基础设施建设是捉襟见肘的,只有有了融资才能发展智能化物流,建立网络布局、智能仓储、自动分化分拣,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顺丰不融资论被打破 
          通达系起源于杭州桐庐的长三角地区,顺丰则是发家于广东深圳的珠三角,时间同样是1993年,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占据了天时地利。发展过程中曾渡过难关,创始人王卫为了清理毒瘤,经历了加盟模式到直营的大变革。也在2003年看准航运费用降低的时机,成为第一个拥有包机的民营快递业,奠定了业内最快的地位。 
          不同于桐庐帮对资本市场的渴望,早早谋划上市。回顾历史发现,顺丰原本是明确表示过不上市的,认为这是受人掣肘,不利于企业管理,上市后利润为先的理念会让企业变得浮躁。一直以来也有多家PE和VC纷纷邀约,其中也包括花旗在内的诸多美国投行,都被王卫婉拒。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了对标联邦快递的野心,资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虽说没有参与到价格战中,但再大的巨头也会有缺钱的时候。快递业竞争激励,顺丰的确营收上占据头把交椅,但之支出也是同样巨大的,迫切需要增加的航空货机以及冷链运输都会构成资金压力。2013年,顺丰引入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和古玉资本,用25%的股权换来的4个新伙伴,走向股份制发展。而在2014年,就投入了创新业务“嘿客”便利店,两年多耗费十几亿,2016年更名为“顺丰优选”。 
          王卫说,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需要资金支持,这是上市的重要原因。顺丰走到今天已成为上市公司,以后要不断提醒自己符合上市公司要求。上市并不代表上岸,对事业初心的坚持不会受上市影响。 
          产业竞争进入资本市场领域 倒逼快递业升级 
          最初圆通的上市可以说是刺激了“桐庐帮”的一众企业的,接下来就是不甘人后的纷纷抓紧时间上市,借壳的借壳,甚至赴美IPO。随着最终顺丰的入局,也就代表着快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强仓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日前国家邮政局在2017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预计,今年快递业务量将达423亿件,同比增长35%,业务收入完成5165亿元,同比增长30%。少于2016年的51.7%和44.6%,增速有可能会降缓。行业的毛利率也从2007年的30%下滑道目前5%-10%这个区间,顺丰仅有4.3%,利润已经濒临触底,同质化竞争中,中小型快递的市场份额和在价格战当中的弱势,就注定了会被碾压和并购的结局。而面对的竞争对手除了普通的物流外还有京东、苏宁之类的电商所自建的物流体系,苏宁对于天天快递的收购也是一个趋势缩影。 
          顺丰之类的快递和电商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仓储上,传统快递的优势在收发迅速,京东苏宁之类的优势是仓储体系,但“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上有所欠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零售电商的客流量会对传统快递造成分流影响,如何面对场外对手的挑战也是现有的快递业所必须面对的。 
          如今速运物流们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完成门对门服务,此前顺丰就有和711、美宜佳等便利店合作,开展快递代收代寄服务。进入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比如阿里巴巴的村淘项目,京东宣布京东家电采用“极限下沉”战略,抢占农村市场。专家预测,随着跨境电商,跨境快递物流的市场也正在被开发。消费碎片化、农村网购渗透率提升和跨境电商以及资金的推动下,产业升级逐步前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企业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运输占比最多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企业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运输占比最多

市场规模来看,危化品运输是物流行业中一种特殊且至关重要的形式。2019-2024年我国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我国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2.44万亿元,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呈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卫星互联网最受资本青睐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呈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卫星互联网最受资本青睐

从产值来看,2020-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从1万亿元增至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9%;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将达到2.8万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自动驾驶行业:L2渗透率最高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创近七年历史新高

我国自动驾驶行业:L2渗透率最高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创近七年历史新高

‌自动驾驶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提升效率和解决交通问题,加上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促进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到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0%。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以超20%增速快速增长 国家及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以超20%增速快速增长 国家及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从港口吞吐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约为175.95亿吨,连续六年稳定增长。

2025年02月13日
【投融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2024年中科星驰共获得三轮投资

【投融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2024年中科星驰共获得三轮投资

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交通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12起下降到2024年5起,2024年我国公共交通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5起,投融资金额为2.7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船舶租赁行业:经营租赁收入占比最大 净利润呈高速增长

我国船舶租赁行业:经营租赁收入占比最大 净利润呈高速增长

船队规模来看,2019-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船队运营及在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上半年,运营规模为125艘,在建规模为23艘。

2025年01月08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为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相关融资金额创新高后又快速下降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为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相关融资金额创新高后又快速下降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消费者对国际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跨境物流的需求飙升。从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3.88万亿元,2024年H1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2.25亿元。

2024年12月16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再创新高 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为产品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再创新高 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为产品

从全球全球造船国家新接订单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中国新接订单市场份额占比持续增长,相应的韩国和日本市场份额为下降趋势。到2024年1-9月,中国船舶新接订单量占比约为75%,占比最高;其次为韩国,占比约为16%;第三是日本,占比约为6%。

2024年11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