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凡,国家十分重视铁路行业的发展。从2003到2015年我国铁路里程数持续增长,从2003年底的7.3万公里增长至2015年底的12.1万公里,复合增长率为4.30%。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铁路建设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2015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38亿元,超额完成238亿元;铁路新线投产9,531公里,超额完成1,531公里,均创历史好水平;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万亿元,比“十一五”多完成1.15万亿元、增长47%;新线投产3.05万公里,比“十一五”多完成1.59万公里、增长109%,基本覆盖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为骨架的国家快速铁路网,是历史投资完成好、投产新线多的五年。铁路市场预测
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在铁路实行政企分开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基建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运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国家铁路局在组织开展相关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初步思路。“十三五”仍然是铁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铁路发展将紧扣国计民生,着眼发展需要,深化改革开放,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突出以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为重点的铁路建设,突出提升服务品质和增强发展质量效益,突出确保运输安全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统筹两个大局和加快实施铁路“走出去”。
我国铁路经历前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运营里程有了较大规模提升,跃升至世界第二。“四纵四横”的高铁网也初具规模。电气化率和复线化率显著提高,载运技术全面提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铁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但另一方面,从路网密度和人均路网里程的角度看,我国与世界上主要国家间仍有较大差距,“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尚未完成,一些高铁线路处于在建状态和待建状态,未来进一步投资需求仍较强烈。从各国铁路网密度角度来看,中国2014年每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铁路116.7公里,远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密度均值。基于经济发展程度与铁路网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国内铁路投资在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按照密度值500作为标准测算,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合理长度约48万公里。按2014年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655公里计算,铁路投资的黄金期至少有40年。
2015年11月3日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十三五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5万亿至3.8万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约3万亿,至2020年全国铁路里程15万公里,高铁3万公里。
铁路指挥调度系统市场
我国铁路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大,高铁、动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我国迫切需要改善通信系统信息化程度。信息化对于铁路建设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铁路现代化就是铁路信息化。信息化投入有助于挖掘运输潜能、保障安全运营和提高服务质量。铁路信息化建设受益于铁路基建密集投资,将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推进铁路电气化和提升通信信号现代化水平,存在巨大的站台及列车存量信息化改造的需求。根据中国报告网收集的数据显示,在信息化系统方面,2014年国内市场规模为331亿元,2009-2014年复合增长率约9.8%。预计到2020年铁路信息化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788亿元,2014-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5.6%。2014年铁路信息化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4.1%,对比主流区域欧洲的15%、美国的10%、日本的10%,中国铁路信息化投资增长潜力巨大。
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挥调度通信系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取代了传统落后的行车指挥方式,采用先进的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与相关系统紧密结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了铁路运输组织的信息化、现代化,增加运能,提高效率,减轻了调度、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指挥调度的工作环境。目前我国共有铁路站(段)6,000多个,受铁路建设投资不断增加驱动,铁路里程及站(段)将持续增长,随着指挥调度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建指挥调度系统及现有指挥调度系统的改造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