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自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推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以来,已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伴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兴起,智能交通行业已经成为目前细分领域中最具前景、政策倾斜最多的行业,以“科技+交通”概念为主的智能交通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08 至2013 年间,城市智能交通复合增长率达到20.20%。
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 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 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 卡技术。在3S 领域,国内虽然有200 多家企业,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2、行业进入壁垒
(1)从业资质壁垒
根据住建部和工信部的有关规定,国家分别对从事公路交通工程信息系统建设的企业以及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开发的企业实施资质管理制度。从事上述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符合行政主管部门关于企业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专业设备、过往经营业绩和综合经营实力等方面的规定,这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2)技术及人才壁垒
本行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业务涉及计算机、数据通信、传感及控制等多个技术领域,专业性较强,且对于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具备将软硬件有效整合的技术能力,且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实施系统集成项目,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同时,企业所拥有掌握上述技术的人才是否具备住建部与工信部所认定的从业资格,也是企业能否成功参与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
(3)从业经验壁垒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过往实施的项目及经营业绩是招标方考量的重要指标,大量从业经验的积累被视为项目按时、优质完成的保证。同时,凭借以往的从业经验而获得项目承接机会的企业将继续保持先发优势、扩大行业影响力,并对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起到限制作用。
(4)资金规模限制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行业的系统集成商均采用项目总承包制的经营模式,由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项目承接、联合设计、设备采购、设备安装、系统联调等——均对资金垫付有一定需求,同时,企业对于资金规模的要求会随其业务开展规模发生同向变动,因此,行业内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这也成为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壁垒之一。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