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中国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的因素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供应管理(scm)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颁布的同时,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青岛、深圳等省市也出台了地方“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这些地方性发展规划秉承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针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对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具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规划,对促进区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物流特色化发展,增强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配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物流是涉及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制定落实专项规划、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继续推进物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

      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于目前的不足,提出目前的主要任务包括积极创新流通方式、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等方面,与之配套的支持政策包括加大流通业用地支持力度、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等。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推广企业零库存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

      2014年9月,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引导生产和商贸流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实行主辅业分离;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开展供应商管理库存、准时制配送等高端智能化服务,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发展。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商。

      2015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持续推进传统货运业转型升级,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也是“十三五”期综合运输服务重点任务。《规划》提出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推动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组织集约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并引导传统货运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跨界融合,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

      (2)国际分工细化的需要

      国际范围内的优势资源分布不均衡,只有通过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集中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优势资源,才能使终端产品在国际范围内拥有竞争力。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制造资源,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却拥有技术和品牌优势,且上述终端产品需要在全球市场销售。上述不均衡特征导致原材料及产成品频繁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成为必然。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400家在中国投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跨国企业供应链的中国化和中国企业供应链的国际化都推动了我国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

      (3)现代企业竞争加剧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企业为了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纷纷将资金、人力与物力投入到自身的加工、技术开发及市场营销能力等核心业务上,以实现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由此产生了物流和供应链外包的需求。这样做的主要驱动力为:第一,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上,以便获得最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最大的投资回报。第二,对于不属于核心能力的功能,公司投入资源获得产出的效率较低。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和分销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不是他们的核心能力,依靠自身降低供应链成本存在很大困难。

      根据《中国物流年鉴》统计,2013年,内资企业物流外包比例为57.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较高,分别高于全部调查企业14.6个和10.6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来看,2013年批发和零售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比上年增长13.5%,占企业物流成本的62.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据德勤研究统计,中国汽车行业的物流外包状况较为乐观,从2003年至2015年,整车物流外包比例从46%逐步升至60%。两方面数据均反映了外包物流与供应链在企业物流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4)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智能交通技术(ITS)、智能标签(RFID)等自动标识、识别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等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提升在仓储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促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动加工形成一体化,以及与其他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之前一些理论性的设想有了实践的可能。配套技术的不断进步,构成了供应链管理服务重要的技术基础,极大的促进了专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2、不利因素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选择与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意味着放弃对一些非核心业务的控制权,同时将原有内部信息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参与者分享。供应链管理的推广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有较强的开放及创新意识。然而,受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中国本土大部分企业希望保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活动依靠企业内部组织自我服务完成,避免过度依赖外部,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

      从全国来看,供应链管理只在少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还未真正起步,即使在东部沿海地区,供应链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也还很低。

      目前中国企业的自有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企业的专业化进程,同时也成为了制约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2)管理体制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要求打破行业与区域的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的平台。目前,我国虽然在2013年6月份出台的国务院政策中,明确了各部门职能,并确定由商务部进行统筹协调,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形成健康、统一的运作机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在地方层面,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同样存在,共同导致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呈现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各自为政,相互间协调性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削弱了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3)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

      相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供应链的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供应链运行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分销网络不成熟。此外,中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口和文化方面的显著差异,造成了中国各省市的消费者在购买力、消费偏好和购买行为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差异。高度分散的消费者市场也为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营销规划和渠道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人才短缺

      我国在对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相对滞后,供应链管理知识远未得到普及。而通过企业内部培育供应链管理人才,需要的周期较长,而且知识结构、业务技能难免有所不足,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水平不高、企业主要培训方式为短期培训等方面,也不利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育。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及车辆运输证持续增长 但资本市场热度明显下降

我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及车辆运输证持续增长 但资本市场热度明显下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出行方式的发展,我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不断增长。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到2023年我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为2821亿元,同比增长32.26%。

2024年10月15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方面支持力度较大 交易量和交易额逐年提高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方面支持力度较大 交易量和交易额逐年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841.33万辆,同比增长14.88%;2024年1-8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255.85万辆,同比增长5.53%。

2024年10月11日
我国铁路运输装备拥有量稳步增长 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大力推动行业建设

我国铁路运输装备拥有量稳步增长 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大力推动行业建设

拥有量来看,2023年铁路机车和客车分别达到2.24万台和7.84万辆;铁路客车拥有量则是持续扩张,2023年突破100万辆,达到100.5万辆。整体来看,全国铁路运输装备拥有量稳步增长。

2024年08月02日
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及需求增长背景下 我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及需求增长背景下 我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占比最高的是新能源,占比为14.83%;其次是快递快运,应用占比为14.64%;第三是快消,应用领域占比为12.70%。

2024年07月16日
我国城市配送行业市场规模大幅度下降 政策则主要以鼓励类为主

我国城市配送行业市场规模大幅度下降 政策则主要以鼓励类为主

城市配送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主要分为萌芽期,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规模往往局限于几个城市,有一定的地域限制;第二阶段为形成期,此时城市配送行业刚刚起步,配送业务主要满足的是城市物流和落地配送需求;第三阶段为发展期,外卖O2O与同城配送相辅相成,外卖O2O高速增长推动了城市配送的增长;第四阶段为二次发展期,

2024年07月13日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周转量快速回暖 智慧民航建设政策环境利好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周转量快速回暖 智慧民航建设政策环境利好

产业链来看,民用航空运输行业上游的代表企业中,航发动力是提供航空发动机的代表性企业,中国商飞则负责飞机整机的生产,中航机电、中航光电负责提供飞机机电系统;中游的代表性企业则包括了东航、南方、国航和海航在内的中国四大航空企业以及机场运营企业;下游主要应用方面为韵达股份、顺丰股控、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国中免等。

2024年07月11日
我国集装箱行业主要壁垒情况:技术、资金和人才以及客户认同壁垒均较高

我国集装箱行业主要壁垒情况:技术、资金和人才以及客户认同壁垒均较高

集装箱是一种能装载包装货或非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成组工具。其中,集装箱种类主要包括:干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特种专业集装箱等。

2024年07月11日
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华东地区相关企业数量占比最高

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华东地区相关企业数量占比最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下游客户需求的增长,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开始不断发展。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为1356.9亿元,同比增长18.45%。

2024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