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支线航空市场广阔依赖补贴成本高企业审批障碍并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支线航空运输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目前,定位支线市场的华夏航空临近上市,其“旱涝保收”的运力购买模式随之引起业内关注。对于支线航空而言,大量政府补贴是保障其收入的重要方面。

        根据民航局公示的支线航空补贴预算方案,自2013年颁布《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以来,补贴额度连年居高不下,2014至2017年间,平均补贴额达到每年10.02亿元。

        民航专家綦琦表示,我国干支发展失衡一直存在,支线航空范围界定混乱、运营模式照搬干线等原因,提高了支线航空的运营成本,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及地方政策支撑,大部分支线运营都是亏损的。

        不少支线客机制造商也认为,我国在大多数支线航段上采用大机型执飞,单程成本过高,导致无法盈利,只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因此,更加契合支线的小机型理论上存在更大市场。

        但在实际中,座级较小的飞机想在支线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许多支线航空公司购买新机型时发现,小支线飞机在审批时不占优势。作为应对,部分国外制造商采取“曲线救国”方式,从短途通勤市场切入,再逐步进入支线市场。

        高额补贴应精准发力

        经济发展需要深入边远地区的便捷航线,同时优化二三线城市之间的交通连接。因此,近年来各方对支线航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綦琦介绍,国家不仅对乘坐支线航班的旅客免征10元机场建设费(国内干线航班为50元/人),中央财政还对航司给予了年度支线航空补贴,此外,地方政府在开通方面也有政策支持。

        支线航空补贴从民航发展基金中安排,对航空运输企业经济效益较差、运营困难的支线给予补贴资金,通勤航空和通用航空短途公共运输业务,也纳入支线航空补贴范围。

        2013年,民航局制定了新的《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根据民航局每年年初公示的预算方案,2014-2017年每年补贴总额分别为9.12亿、10.88亿、10.2亿及9.88亿,平均每年10.02亿。而2013年补贴额仅有4.33亿。

        为何支线市场要“吃”这么多补贴?綦琦解释,由于我国支线发展相对不成熟,界定标准不明确,很多航司在支线机型的选择上也不合理,例如用机型较大的干线飞机执飞支线,导致运营成本过高。

        法国空中支线飞机公司(ATR)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兼首席代表王旗也表示,我国支线市场大量使用大飞机执飞短途航线,600公里以下短程稀薄航线的运力分布中,90座以下机型的小飞机仅占14%,而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占比则达41%和73%。

        “部分航线客源不多,用大飞机往往很难满载,造成单程成本过高,无法盈利,所以长期依赖补贴生存。”王旗说。

        綦琦认为,补贴有助于支线市场发展,但标准应该精准化。“很多补贴都补错了,比如有些航司只是套配支线,主要还是飞干线,而真正飞支线的却得不到足够补贴。”

        根据上述办法,支线航空的补贴范围包括:至少有一端连接支线机场的省内航段,以及60公里以内的跨省航段,连接北上广四大机场及旅游热点城市的机场航段除外。此外,合理针对广东省及西藏自治区等地有特别规定。而补贴则根据支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行业平均客座率确定。

        綦琦建议,支线的认定需要进一步细化,如引入对机型、座客量的限制等。

        制造商“曲线救国”

        我国支线市场的机队构成中,130座以下机型占比不到10%,90座以下仅有2.3%,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的90座以下机型分别占比15%、26%和30%。

        另外,从机场吞吐量来看,2016年我国219个民航机场流量分布不均:170个机场流量小于200万人次,92%的客流量集中于排名前50的机场,而且众多小机场之间的连接还存在巨大空白。

        在巴航工业、庞巴迪等支线客机制造商以及华夏航空等支线航司看来,国内机场通达性有限,这意味着支线航空市场仍然存在机遇。

        王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我国中小城市,尤其是西部、西北及东北地区,交通不便且地形地貌复杂,不适宜大机场和铁路建造,因此要发展对机场要求低、经济型的支线飞机。据中航飞机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预计从2020年至2030年国内民用机场总数将增加到450个左右。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和运营,调整和完善现行支线航空补贴政策,都为支线飞机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而当前,我国主要航线还是围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通的,边远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乘客稀缺等原因,并未形成完备的区域运输网络。这对ATR等支线飞机制造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加现实的一点是,尽管国内支线飞机制造技术不甚成熟,但外国制造商想在中国扩展市场,仍然要冲破重重“关卡”。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关税等原因,进口支线客机价格过高,航司多不愿引进。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地方政府也会倾向于支持购买大飞机,“好不容易开了航线,不能飞不了北上广呀。”

        对此,有国外支线飞机制造商采取了“曲线救国”策略,即首先集中力量进入中国市场的通航领域,逐步建立培训、服务和支援体系,再进入支线航空。

        “国内短途通勤市场可以解决部分小支线市场无人问津的问题,至少能把业务做起来。”王旗表示,发展通航有一路政策绿灯,更合适起步。

        他举例,“121部”(适用于固定航班的旅客、货物运输的航空公司)引进飞机,需要发改委批文;而如果是通航飞机,则从通航口引进,地方发改委就可以受理。

        不过,这样的“另辟蹊径”并非完美。一位民航专家表示,支线和通航不是一回事,把支线做成通航,对支线航空的发展未必有利。“管控程度不同,考核标准也不一样,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企业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运输占比最多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企业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运输占比最多

市场规模来看,危化品运输是物流行业中一种特殊且至关重要的形式。2019-2024年我国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我国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2.44万亿元,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呈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卫星互联网最受资本青睐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呈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卫星互联网最受资本青睐

从产值来看,2020-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从1万亿元增至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9%;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将达到2.8万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自动驾驶行业:L2渗透率最高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创近七年历史新高

我国自动驾驶行业:L2渗透率最高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创近七年历史新高

‌自动驾驶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提升效率和解决交通问题,加上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促进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到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0%。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以超20%增速快速增长 国家及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以超20%增速快速增长 国家及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从港口吞吐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约为175.95亿吨,连续六年稳定增长。

2025年02月13日
【投融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2024年中科星驰共获得三轮投资

【投融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2024年中科星驰共获得三轮投资

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交通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12起下降到2024年5起,2024年我国公共交通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5起,投融资金额为2.7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船舶租赁行业:经营租赁收入占比最大 净利润呈高速增长

我国船舶租赁行业:经营租赁收入占比最大 净利润呈高速增长

船队规模来看,2019-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船队运营及在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上半年,运营规模为125艘,在建规模为23艘。

2025年01月08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为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相关融资金额创新高后又快速下降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为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相关融资金额创新高后又快速下降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消费者对国际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跨境物流的需求飙升。从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3.88万亿元,2024年H1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2.25亿元。

2024年12月16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再创新高 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为产品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再创新高 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为产品

从全球全球造船国家新接订单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中国新接订单市场份额占比持续增长,相应的韩国和日本市场份额为下降趋势。到2024年1-9月,中国船舶新接订单量占比约为75%,占比最高;其次为韩国,占比约为16%;第三是日本,占比约为6%。

2024年11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