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江苏省城际铁路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3江苏省铁路自主经营SWOT分析

       3.1优势分析(S)

       a.有利于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自主运营模式下,江苏省可成立铁路运营公司承担运营业务,实行铁路企业化、商业化经营的管理方式,使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公司,拥有完整的企业法人制度,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自主经营可较好地分开铁路资产管理和经营两种职责,理顺铁路资产产权主体和企业的产权关系。b.实现铁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

       若采用自主经营模式,江苏省政府可拥有新建铁路的决策权及控制权,有利于根据客货需求对列车开行进行调整,同时实现新建线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c.自主制定经营战略及管理制度

       自主经营时,江苏省铁路运营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主经营战略:提供多元化服务,树立品牌效应;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清算机制及考核机制等。d.有利于健全激励竞争机制

       铁路总公司对铁路运输市场的垄断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市场化进程。若采用自建自营模式,能丰富运输市场竞争主体,同时为提高城际铁路竞争力,要健全激励竞争机制,使其逐步适应市场要求。e.有利于加强铁路成本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由国家投资建设,运营亏损也由政府补贴,缺乏对运营成本的约束控制力。采用自主经营模式时,由运营企业自负盈亏,因此其必须建立完备的清算体系;此外,铁路运营企业可依据市场需求灵活制定列车开行方案、票价机制吸引客户,实现收益最大化;苏南地区较苏北地区发达,客货需求及收益预期值都相对较大,苏南城际铁路的收益可用于补贴苏北地区,实现全省城际铁路均衡发展。f.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融资

       自主运营时,地方政府可签订合约明确社会资本的获益机制及相关权责,并适度向社会投资主体开放部分线路控制权,为其投资效益提供保障,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将大幅度提高。g.有利于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城市区域发展

       在铁路站点、枢纽建设过程中,有助于加强周边土地开发,获得经济效益反哺铁路建设。

       3.2劣势分析(W)

       a.运营出现亏损时政府补贴压力增大

       自主经营模式,政府不仅要承担城际铁路建设的相关债务,而且要付出铁路较高的运营成本,同时承担运营亏损。b.自主经营时与国铁协调难度大

       江苏省新建铁路大部分与国铁衔接,若新建铁路并入国铁的运输网络,衔接处城际铁路和国铁调度指挥配合,以及财务清算,跨线列车客票收入分配,运输计划的协调等都存在较大难度。若城际铁路不与国铁合并,难以融入整个铁路运营网络,会造成一定的客流损失。

       c.路网规模形成前自主经营运量压力大

       城际铁路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较高,在运营初期,政府承担风险较大,为了保证运量可能会与国铁接轨,会带来运输清算、运输组织协调等问题,客流不足时也会造成经营亏损。

       3.3机会分析(O)

       a.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拥有铁路项目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为江苏省政府自主经营管理城际铁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b.江苏省铁路的快速发展

       2008年以来,江苏先后建设了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以及南京枢纽、宁杭客专、宿淮、宁安城际、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海洋、丰沛等8条铁路9个项目,建设总里程约1300km。但铁路总量规模不足,路网结构及规模亟待完善,沿海开发尤为重要。

       c.充足的客运需求

       江苏省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客运需求量较大。根据铁路网规划建设,预测江苏省2020年旅客发送量达到38000万人,其中城际客流20000万人,旅客周转量960亿km。d.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化、城镇化进度的加快,旅客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城际铁路运行时间较短,发车频率高,具有公交化特征,可以满足人们在城际之间多层次的运输需求。

       3.4威胁分析(T)

       a.运输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江苏省铁路的竞争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公路客运系统,它发班班次多、时间灵活,但速度较慢,因此城际铁路应充分发挥速度快、旅行舒适的特点以争取客流;二是既有线旅客列车,城际铁路票价较高,在建成初期会对其运营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

       b.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行业规范不完善

       合资铁路的收益情况及路网资源分配不明确,社会资本对于保障投资权益的信心不足;铁路运输具有公益性,不能按照收益最大化方式经营;合资铁路的清算办法及规则不够完善。

       3.5SWOT分析结论

       江苏省铁路采用自主经营模式时虽然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但是从总体上看,自主经营模式适合江苏省铁路的运营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城际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际铁路运营公司进行运营组织和运输生产调度指挥,所有生产单位的主体均按照城际铁路运营公司下达的计划组织生产,铁路运营企业可以较大程度上满足个性化的生产诉求。

       4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推荐江苏省新建铁路采取自主经营模式。本研究提出的自主经营并不是完全自管自营,其核心在于对线路所有权以及决策权的控制,在于保持投资主体与利益主体的一致性。江苏省铁路运营公司作为运营管理为运营管理主体,全面负责新建铁路的运营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可采取竞争性外包方式,由多家外包单位参与完成。本文为江苏省铁路运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企业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运输占比最多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企业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运输占比最多

市场规模来看,危化品运输是物流行业中一种特殊且至关重要的形式。2019-2024年我国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我国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2.44万亿元,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呈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卫星互联网最受资本青睐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呈持续增长 融资方面卫星互联网最受资本青睐

从产值来看,2020-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从1万亿元增至2.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9%;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将达到2.8万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自动驾驶行业:L2渗透率最高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创近七年历史新高

我国自动驾驶行业:L2渗透率最高 2024年市场投融资金额创近七年历史新高

‌自动驾驶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提升效率和解决交通问题,加上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促进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到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0%。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以超20%增速快速增长 国家及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我国智慧港口市场规模以超20%增速快速增长 国家及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

从港口吞吐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约为175.95亿吨,连续六年稳定增长。

2025年02月13日
【投融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2024年中科星驰共获得三轮投资

【投融资】我国公共交通行业:2024年中科星驰共获得三轮投资

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交通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12起下降到2024年5起,2024年我国公共交通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5起,投融资金额为2.7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船舶租赁行业:经营租赁收入占比最大 净利润呈高速增长

我国船舶租赁行业:经营租赁收入占比最大 净利润呈高速增长

船队规模来看,2019-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船队运营及在建规模呈先升后降走势。2024年上半年,运营规模为125艘,在建规模为23艘。

2025年01月08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为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相关融资金额创新高后又快速下降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为主要细分市场 2023年相关融资金额创新高后又快速下降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消费者对国际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跨境物流的需求飙升。从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3.88万亿元,2024年H1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为2.25亿元。

2024年12月16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再创新高 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为产品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再创新高 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为产品

从全球全球造船国家新接订单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中国新接订单市场份额占比持续增长,相应的韩国和日本市场份额为下降趋势。到2024年1-9月,中国船舶新接订单量占比约为75%,占比最高;其次为韩国,占比约为16%;第三是日本,占比约为6%。

2024年11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