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结构情况及发展预测分析

  1、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几家行业龙头企业实力增势显著,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设计业、制造业快速增长带动下增速较快,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591.6 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550.2亿元,同比增长28.5%;制造业销售额395.9亿元,同比增长21.4%;封装测试业销售额645.5亿元,同比增长10.5%。
2014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价值链结构
 
2015-2017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产业链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核电行业装机量与发电量双增 投资以 “两核一投一能”主导全局

我国核电行业装机量与发电量双增 投资以 “两核一投一能”主导全局

装机容量来看,2020-2024年全国核能发电装机容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25年1-8月全国核能发电装机容量6094万千瓦,同比增长4.9%,超历年全年。

2025年10月14日
智能变电站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属性较强 国内新建数量增速趋向平缓

智能变电站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属性较强 国内新建数量增速趋向平缓

从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市场规模从251.6亿元增长到了312.4亿元,连续四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9.5亿元。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私人桩数量更多 但公共桩市场规模更大 广东省公共充电桩数量领先

我国充电桩行业:私人桩数量更多 但公共桩市场规模更大 广东省公共充电桩数量领先

从市场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充电桩市场主要以私人充电桩为主。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私人充电桩数量为1200.4万台,同比增长63.3%,占比为74.56%;公共充电桩数量为409.6万台,同比增长36.7%,占比为25.44%。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持续高速增长  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和江苏省新增量突出

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持续高速增长 2025年一季度广东省和江苏省新增量突出

从新增并网容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为118.18GW,同比增长22.7%。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虚拟电厂行业:上游装机容量持续扩大 中游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虚拟电厂行业:上游装机容量持续扩大 中游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迎爆发式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虚拟电厂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资源,主要包括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等;中游是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包括电源型虚拟电厂、负荷型虚拟电厂、储能型虚拟电厂和混合型虚拟电厂等;下游是电力需求市场,包括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工业企业用户和商业用户等。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市场规模整体增长 相关政策出台稳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市场规模整体增长 相关政策出台稳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市场规模为31.36亿元。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上游风电核电装机容量整体增长 中游千亿规模加速扩张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上游风电核电装机容量整体增长 中游千亿规模加速扩张

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约为1160亿元,同比增长7.7%。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沼气发电在整体生物质发电装机量占比小 行业发展空间大 装机量较高速增长

我国沼气发电在整体生物质发电装机量占比小 行业发展空间大 装机量较高速增长

从年新增装机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沼气发电年新增装机量除2022年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沼气发电年新增装机量为25万千瓦,同比增长108.3%。

2025年04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