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放眼全球我国核电消费占比仍有相当大发展空间。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巴黎协议》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它将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核电设备产业发展专项调研及十三五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巴黎协议》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它将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协议共 29条,主要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例如: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2 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等。
2016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代表中国签署了《巴黎协议》,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因此,发展零二氧化碳排放的非化石能源——核能,将有助于我国履行《巴黎协议》中所作出的承诺。
根据BP发布的《2015年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报告》,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达到 3014Mtoe,较2014年增长1.41%,虽然增速持续多年放缓,但仍连续3年占据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第一名,并连续15年占据能源消费增量第一的位置。美国以 2280.6Mtoe 排在第二,其他国家能源消费总量远低于中美两国。
2015 年,我国的原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18.6%、5.9%)仍远远低于其他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9%、23.8%)。
原煤消费占比虽然已从1990年的76.2%降至2015 年的63.7%,但仍远高于其他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9.2%)。我国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分别略高、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核能虽然有着广泛的用途(发电、海水淡化、工业检测、医疗等),但是当核能作为一种能源消费品种时,其主要的呈现形式为核电,此时可以将核能约等同于核电。
2015 年,我国核电消费占比(1.3%)还不到世界核电消费占比(4.4%)的 30%。而法国核电消费占比高达41.1%,是全球核电消费占比最高的国家。美国拥有 100 座在役核反应堆,核电消费总量高达 189Mtoe,位于全球第一。日本虽已建成 42座核反应堆,但是受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绝大部分的核电站现仍处于关停状态,这导致了2015 年日本核电消费占比仅有0.2%(2010年为1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核电消费占比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