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新型能源体系变革,强化节能和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是大国能源战略的共同选择。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制约,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行业,电力清洁、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既包括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要求,也包括发展新技术、新手段促进传统能源电力清洁发展的要求。
1电力需求
1.1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1)从外部环境看: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和国内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投资和国内消费的支撑下,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我国经济将中高速运行一段时间。
2)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仍在沿着先行国家开辟的工业化、信息化道路追赶前进,城镇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这一阶段电力需求仍将保持中速增长。
3)从发展目标看: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口也将达到峰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用电量将逐年增长。
1.2电力需求空间分析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综合判断,我国用电需求增长趋势为:2030年之前电力需求处于4%~6%的中速增长期;随着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和人口总量达到峰值,2030年将是电力需求的拐点;2030年以后将进入中低速乃至低速增长期,用电增速将会进入1%~2%的增长阶段,人均用电量呈逐年增加态势。
2电力结构
随着我国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电力行业迎来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电力结构调整着眼点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和优化电源布局,关键是要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托于能源互联网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源互联网已掀起世界能源电力发展新潮流,将对未来电力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两方面:其一,能源互联网将使能源供应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则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精确预测技术,辅以先进的储能技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其二,能源互联网将使能源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能源互联背景下,传统的以生产顺应需求的能源供给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处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用户能实时掌握自身用电情况和价格响应信号,调整自身用电行为,同时需求侧“暗储能”潜力也将逐渐释放出来。
结合我国资源禀赋情况、各品类电源特点、能源和电力结构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等,从长远时间维度看,我国电源开发的优先关注次序依次为太阳能、风电、核电、气电和煤电,其中煤电作为目前最成熟、经济性最好并具备运行灵活性的电源,仍将长期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并弥补其他电源发展满足不了需求增长时的缺口。
3发展趋势
3.1新能源发电
1)太阳能
未来太阳能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其一,光热发电是战略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由于拥有蓄电系统,因此光热发电上网功率平稳,根本上改变了光伏发电的缺陷;其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潜力巨大。据测算,我国现有建筑外墙面积为180亿m2,未来5年新增建筑外墙面积为36亿m2,保守估计,BIPV总装机规模可高达80GW;其三,大幅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是努力方向。一旦光伏发电成本可以与石化能源竞争,则太阳能市场就会更大规模启动。
2)风电
未来风电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一是分布式风力发电,它投资小、周期短,可以实现分布式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就地消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集中式发电的局限性;二是低风速风机,目前全国范围内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的68%,且均接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资源条件相对较弱的四类低风速资源区蕴藏着巨大潜力;三是高空风电,高空风能密度是低空风能的十倍至百倍,资源丰富且不间断,可在很大程度消除低空风电波动性缺点,是风电投资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3)新能源消纳与送出
目前由于新能源发电从时间和空间上与电力需求的逆向分布,我国弃风、弃光现象严重,未来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送出问题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探索新的就地消纳技术和方式;二是实现储能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持续降低;三是通过柔性直流和特高压输电、全球能源互联网等新的电网技术和形态实现新能源发电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3.2核电
目前核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其一,安全性是影响核电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其二,资源问题是影响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天然铀是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三,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是影响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公众对核电尤其是内陆核电的态度偏差也阻碍核电发展。
未来核电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其一,受控核聚变是人类利用核能的终极目标,一旦实现将洁净、安全地解决人类用能问题;其二,核小堆将成为核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堆具有选址灵活、建设投资小、建造周期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同时兼用于城市供热、工业工艺供热和海水淡化等领域,未来市场前景看好;其三,核裂变技术进一步更新换代,新一代核裂变发电技术废物生成更少、核污染风险更低,将进一步满足核电安全、经济、持续发展要求。
3.3火电
1)气电
气电是清洁非绿色发电方式,与煤电相比,发电效率较高且占地少,起停方便,可作为优质的调峰电源,同时也可兼用于高品质供热。未来影响燃气发电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其一,页岩气和可燃冰的开发将提高燃气资源供应能力并降低价格水平。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180万亿m2,中国页岩气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万亿m2,约占全球总量的20%左右,美国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全球约有27%的陆地和30%的海底地区,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条件,中国南海+冻土带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可供中国200多年;其二,燃气发电技术的进步和国产化。我国燃气轮机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依赖进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燃气发电尤其是分布式燃气发电发展,燃气轮机发电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2)煤电
相比其他发电形式,煤电建设成本低、发电量稳定、经济性较好,还可作为北方地区重要的集中供热热源。未来煤电在我国和我省仍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其一,煤电是最为现实和成熟的电源,而其他电源均面临技术、经济、资源等种种问题需要突破;其二,发电是煤炭最为清洁的利用方式,目前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仅为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多在80%以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将提高到60%以上,煤炭利用方式继续向发电集中是必然趋势;其三,燃煤热电联产是解决供热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成本、资源等原因,在其他新型供热方式能够大规模推广之前,燃煤电厂仍将是北方大中城市最重要的热源之一,国家《热电联产管理办法》中也明确,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热电联产全覆盖。
未来煤电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更加高效,通过热电联产、二次再热、700度发电等手段继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清洁化,目前煤电在脱硫、脱销、除尘等方面可以实现近零排放、超低排放,污染物排放水平与天然气发电相当;三是低碳化,通过发展碳捕捉技术(CCS),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消除90%,而且还可以提高煤炭利用率,但目前CCS技术尚未达到商业化推广阶段。
4结束语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是人民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结构的深度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方式由外延为主转变为外延与内涵并重,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重点方向。此文提出了我国清洁电力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品类,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