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聚光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① 太阳能发电概况
太阳能具有永久性、储量大、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技术比较成熟、资源分布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的利用方式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其中光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规模化应用。截至2015 年底,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累计达到2.3 亿千瓦,当年新增装机超过5,300 万千瓦,占全球新增发电装机的20%,自2006 年以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平均年增长率超过40%。
② 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历程
太阳能产业的周期性波动特点比较明显,经历了数轮繁荣与萧条的转换。中国太阳能产业高速成长始于2004 年,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于发展清洁替代能源的战略考量,开始大量建设光伏电站,由此催生了对太阳能电池板等光伏设备的巨大需求,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光伏设备产能迅速扩张。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光伏投资大幅萎缩,为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消化过剩光伏产能,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2010 年国家推出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及一系列补贴政策,以推动中国从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向光伏发电应用市场转变,实现从制造端到市场端的产业链延伸,积极的政策环境带来了光伏电站的爆发性投资,但获取补贴为导向的这一轮光伏跃进也带来了重视电站建设、轻视并网配套和经济效益等隐患。2011 年至2013 年,随着产能过剩、成本高、并网难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和国家补贴政策的收紧,光伏电站建设步伐趋缓,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14 年以来,虽然电价补贴等政策逐渐收紧、平价上网已成趋势,但伴随着光伏技术进步、装机成本下降、发电效率提升、并网配套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竞争环境改善等,太阳能产业开始复苏并逐渐进入市场主导的可持续性发展轨道。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太阳能产业政策体系,明确了价格、补贴、税收、并网等多个层面的政策框架,确立了行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太阳能制造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发电技术快速进步,光电转化效率持续提升,太阳能发电规模显著扩大。2016 年中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79 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7,742 万千瓦。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③ 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市场前景
2016 年12 月国家能源局颁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太阳能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 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 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1,500 亿千瓦时;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 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3%以上。规划重点提出要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和微电网配套工程,优先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建设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支撑系统并组织分布式电力交易等措施。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太阳能产业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发电将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④ 太阳能配套变压器的发展状况与市场前景
太阳能电站通常每 2 台500 千瓦发电机组配置一台1 千伏安变压器,电站也需若干台并网输电的高压主变压器及站用中低压变电设备,太阳能电站建设对变压器需求较高。随着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和大功率逆变器的研制,太阳能发电配套变压器逐步向大容量、集成化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通常安装在日照强烈的荒漠或者高原地带,要求相应变压器具备较强环境适应能力。太阳能发电进入稳健发展轨道,有力推动了配套变压器市场,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 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1 亿千瓦,相应配套变压器容量也将可能达1.1 亿千伏安9,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