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清洁化过程机遇和挑战并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电力工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终端用能方式变革等,将为电力清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还将处在一个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并存的一个混合能源时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下降,核电、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将不断上升,而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还将长期存在。“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电力工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终端用能方式变革,将为电力发展转型注入新的活力,电力清洁化的机遇和挑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先说几点历史性的机遇:

          首先,推进能源革命为电力清洁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在能源革命的新形势下,绿色煤电将发挥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支持非化石能源发展、促进调整区域及产业循环经济等作用。“十三五”期间,通过建设高参数低排放电厂,加大现有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电厂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大幅降低。积极采用政策措施和经济激励手段,改变生产生活用能方式,大幅减少煤炭分散燃烧量,电煤在煤炭消费总量的占比将由目前的53%提高至“十三五”的60%,2020年以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到7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1、城镇化规划加快实施为采暖供热带来发展机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54.8%提高到60%左右,“三个1亿人”城镇化规划将加快实施。而到2020年,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将力争达到60%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热电联产全覆盖,给采暖供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工业锅炉关停替代为工业供热提供发展空间

          目前全国燃煤工业锅炉约为62.4万台,大部分热效率低、污染物排放浓度高,面临被关停或改造的压力,为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替代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多数工业用户全年用热时间长、热价承受能力相对较高,是更加优质的供热市场。

          3、节能环保业务迎来发展良机

          “十三五”期间,随着大部分存量煤电机组脱硫脱硝改造基本完成,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将由设备建造逐步转移到运营服务上来,由大气污染防治扩展到水污染治理,环保特许经营、环保工程、水处理业务将迎来发展机遇。煤电升级改造、工业节能为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咨询与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机组高效运行对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同时也考验着服务质量和技术保障水平。

          4、碳资产开发和运营市场空间巨大

          大型发电集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资产规模巨大,统一碳资产开发和运营管理十分必要。按照全国碳市场均价30元/吨计算,1亿千瓦煤电机组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3.5亿吨,对应的碳资产规模为105亿元。

          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碳配额管控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初始配额;发挥集团化优势,统筹火电和新能源发展节奏,制定碳减排计划,降低未来碳排放控制风险;统一碳市场开发和碳资产经营,发展碳金融,降低整体碳排放成本,获取碳资产经营收益,促进企业低碳发展。

          第二,电力体制改革为电力清洁发展提供了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各类清洁能源装机以及清洁能源在总发电装机容量中的比重迅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还形成了促进新能源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技术标准,以及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一系列技术装备制造能力,这些都成为我国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特别是进入“十三五”时期,国家层面推进的能源革命、行业层面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等,都提出了对清洁能源的优先保障原则,为“十三五”期间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

          1、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成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和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将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计划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其中煤炭消费基本达到峰值,控制在41亿吨以内,比重降低到58%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提高到15%以上。

          2、电力体制改革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电改9号文将“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照规划保障性收购”、“依照规划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解决好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列为电改任务。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成为考量本次电改成效的重要目标之一。随后出台的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也将落实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放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为从根本上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提供了政策基础。

          第三,科技进步为电力清洁发展提供了支撑

          随着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技术攻关的突破,以及智能电网、物联网储能、微电网综合功能区域试点,电力清洁化必将迎来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煤电技术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也专门制定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大唐集团目前关注的技术路线重点,是高效一次战略技术,二次技术,以及120到130万千瓦的大容量机组的技术。洁净碳,洁净煤发电技术,将成为燃煤高效发电的主流和必然选择。再一个是互联网+,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电网等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高压的技术进步,也为清洁能源消纳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四,全方位的加强国际合作,将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打开新的市场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概有44亿人口,各国电力基础设施发展需求空间很大。沿线的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东欧等区域,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当前的电力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而未来几年新增的电力装机容量在4亿千瓦以上,为我们电力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我们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资产总额达到了4.6万亿,发电装机超过了3000万千瓦,电力工程总承包和服务业覆盖了多数发展中国家。

          电力清洁发展既拥有如上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新型挑战: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放缓导致电力生产过剩

          经济增长下滑,导致我们火电机组市场份额继续压缩,某种意义上也产生了电力过剩。2015年全社会的用电量是5.55万亿千瓦时,增速同比回落了3.3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为四十年来首次负增长。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大唐集团是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270小时,同比下降513小时。因此,如果不对煤电发展进行合理控制和准确定位,将来煤电整个装机峰值也还会造成新的过剩。

          第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火电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降

          电改启动后,地方政府要求降电价,煤炭去库存又导致燃煤成本回升。自2016年1月1日起,燃煤上网电价下调每度电三分钱,大唐集团仅这一块火电利润就要减少一百个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和计划电量的放开,使市场竞争更加残酷,而当前每年自增装机仍在1亿千瓦以上,这些都导致火电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降。

          第三,节能减排政策日趋严厉,环保改造压力增加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导致火电企业的环保成本增大。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投入就越来越大。像过去脱硫,有些企业还能搞一点小动作,现在旁路全部封了。环保部门全部在线监控,你触犯红线,就马上被通报,另外还要叫你把环保补贴的钱给退了,而且还要罚你的款。排污处理费用也在增加火电企业的运营成本,像过去那个粉煤灰,你拉出去还能收一点钱,现在一级灰、二级灰、三级灰,好多东西你还要给人家钱。另外,碳排放交易的增加,对火电也有了约束,你没有指标就不能排放,要么就去买指标。

          第四,可再生能源补贴,或将逐步取消

          发改委的官员前段时间表态,我国将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建立补贴逐步下调机制。初步考虑制定差异化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并伴随产业技术进步逐步下调光伏发电补贴水平,直至取消补贴。转而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机制,鼓励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相应收益。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这意味着风电与光伏发电价格与市场逐渐趋同的时候,国家的补贴可能就会取消。政策的变向,都会给产业发展带来各种影响。

          总而言之,能源关系人类文明发展,关系经济命脉,能源清洁化的趋势是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并坚定搞好绿色替代。新形势下电力清洁化任重道远,面临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但我们完全有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支持下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 截至2024年Q1装机容量达到4.23亿千瓦

政策支持下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 截至2024年Q1装机容量达到4.23亿千瓦

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我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2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1亿千瓦,抽水蓄能5254万千瓦;新增水电并网容量181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1万千瓦,抽水蓄能160万千瓦。

2024年05月18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增量和总量均不断增长 多地已发布相关补贴政策

我国充电桩行业:增量和总量均不断增长 多地已发布相关补贴政策

而在2024年3月中国充电联盟发布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2月比2024年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4.4万台,2月同比增长51.2%。截至2024年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82.6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23.9万台、交流充电桩158.6万台。从2023年3月到2024年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万台。

2024年05月13日
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024年行业资本市场热度回升

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024年行业资本市场热度回升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到2022年我国智能电网投融资事件一直为增长趋势,2022年之后下降,到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发生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51亿元;2024年1-4月我国智能电网发生2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0.2亿元,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投融资金额。

2024年05月08日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长期潜力较大 天合光能业绩亮眼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长期潜力较大 天合光能业绩亮眼

中国市场来看,随着国民对节能减排和节能减碳的重视加深,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电站的建设不断增长,光伏支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专用设备也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其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为光伏支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支架的市场规模为190亿元,同比增长8.6%。

2024年03月29日
我国热电联产行业装机规模稳步增长  建设项目不断

我国热电联产行业装机规模稳步增长 建设项目不断

具体从应用来看,工业为我国热力消费的主要领域,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达到了70%,而居民采暖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约30%。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及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我国热电联产供热也得到稳步发展,装机量也不断增加,早在2022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量便达到了近6亿千瓦。

2024年03月27日
我国火电行业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能源结构调整下其发电量增速或将逐渐放缓

我国火电行业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能源结构调整下其发电量增速或将逐渐放缓

火电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产业,在整个电力产业中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是短期类其他新能源发电无法替代的。近些年我国火电装机一直为增长趋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39032万千瓦,同比增长4.1%,发电量为623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9.7%。

2024年03月21日
我国绿电行业快速发展 政府正积极推动绿电绿证交易等市场建设

我国绿电行业快速发展 政府正积极推动绿电绿证交易等市场建设

绿电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我国的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及风力为主。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占比15.1%;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占比为20.9%。

2024年03月13日
政策支持和保障下 我国虚拟电厂或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和保障下 我国虚拟电厂或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

具体从企业来看,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在虚拟电厂行业完成相关布局,比如国电南瑞建设的省级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系统在上海、福建、江苏等地成功支撑国家电网、售电公司、负荷聚合商等建立多个样板工程,山西省虚拟电厂是公司承担的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其在2022年已完成运营管控系统试运行。

2024年03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