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综合猫眼、艺恩、1905电影数据学院等多家市场监测机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约为144.6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4.96亿元略微下滑。不过,从今年开始才被纳入票房统计的网络售票服务费起到了明显“遮羞布”的作用。
通过网络渠道售出的每张电影票,都包含着3到5元不等的服务费。监测机构的数据还显示,今年一季度观影人次约为4.09亿人次。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目前互联网渠道购票率已经达到76%,按照平均每张票3元服务费计算,服务费贡献了今年一季度9.32亿元的票房。若拿掉服务费这一项,今年一季度票房仅为135.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6.6%。
毫无疑问,中国票房市场正处于转折点。从2004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代,票房实现了从15亿元向440亿元的飞跃,年复合增速高达35.9%。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仅增长3.73%,增速大幅跳水。
业内分析原因指出,影片质量的下滑、互联网票补的减少和票房打假,是市场降温的重要因素。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呈现出罕见的负增长,显示出上述瓶颈仍难被突破,预示着今年电影市场的票房压力依然十分严峻。
众所周知,票补显然不能持续,而票补的存在也造成了市场某种程度上的“畸形”。2014年-2015年,各大互联网售票平台开展了长达两年之久的票补大战,9.9元、16.66元的电影票随处可见,也间接催生了当年票房的大爆发。机构测算,2015年440亿元的总票房中约有30亿元至50亿元是来自互联网票补。去年,票补明显减少,对市场的影响也立竿见影。今年春节档票补大战卷土重来,看似是给春节档打了一剂“强心针”,实则好景不长。
阿里影业3月30日公布的业绩显示,去年阿里影业收入达到9.0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43%。但因淘票票平台持续的票补投入和推广支出影响公司最终亏损9.59亿元。淘票票表示,国内的电影在线售票市场格局日趋明显,类似于团购市场和打车领域呈现的产业终局一样,预计在三年之内,在线售票市场大战也将会告一段落。
除互联网红利外,人口红利也是过去几年驱动中国票房突飞猛进的重要因素。不过,今年一季度观影人次和场均人次都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下滑。一季度合计观影人次4亿,较去年同期下滑超3%。MtimePRO数据,尽管在春节档的加持下,今年1月份观影人次达1.37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000万,但场均人次却不升反降,暗示着人口红利效应退潮。
另一方面,尽管去年票房市场明显降温,但院线和银幕的扩张仍保持了高速增长,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可以说市场受众面更广。分析指出,在影院建设马不停蹄以及上映影片数量逐年递增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票房却持平,预示着票房市场粗放增长期已过去。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表示,一季度票房负增长有去年高基数的因素,但仍要注意到优质影片供给的欠缺,想要突破市场的瓶颈终归要靠影片内容和质量的提升。中国电影业要摈弃浮躁心、功利心的羁绊,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讲好故事和剧本创作,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传承,更加注重演员、演技,更加注重原创力提升,才能既有票房又有口碑,才能集聚更强的软实力真正“走出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