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下半年预期票房有望回暖春节档电影票房超预期,城镇化、人均观影次数提升有望为电影票房市场发展持续提供动力,长期增长逻辑不变。2016年中国票房65.71亿美元仅次于北美排名第二,观影人次首次超过北美13.34亿次成为全球观影人次最多的国家地区。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从票房上来看,我们认为2017年上半年由于基数效应票房增长压力较大,下半年或可明显回暖。从月度和季度数据看,2016年呈现较明显高开低走态势,一季度票房增速高达49.76%,后三季度则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因此我们判断2017年上半年票房在基数效应下可能会出现0增长甚至一季度有负增长,但二季度以后伴随暑期档和进口片的引进,预计在低基数下将录入较好增速。
城镇化、人均观影次数提升有望为电影票房市场发展持续提供动力,长期增长逻辑不变。2016年中国票房65.71亿美元仅次于北美排名第二,观影人次首次超过北美13.34亿次成为全球观影人次最多的国家地区。我们认为目前无论从人均票房还是人均观影次数角度看,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在电影票价刚性(未来持续在30-35元之间波动)下,城镇化、人均观影次数提升是电影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估算中期(2020年左右)票房市场空间在756亿元,长期看我国电影市场天花板可达1700亿元,与目前457亿相比依旧有较大空间。
2017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高基数下略增超预期,渠道下沉效果初显,口碑、内容品质愈加重要,对2017年整体票房增速谨慎乐观。2017年初一至初七票房合计37.17亿,同比增长1.66%,扣除服务费后可比口径下增速为-5.66%,高基数下维持略增。渠道下沉作用初显,四线以下城市票房占比提高至30.09%,电影口碑、品质对票房影响更重要,口碑好和评分高的《功夫瑜伽》、《乘风破浪》票房走势更稳定。
上游制作发行:投资回报率下降,泡沫去化促进影片质量提升
2016年在票房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资本加速进入,电影发行数量创新高,民营发行公司市场集中度降低。2016年国产片上映376部创历史新高,但同期以主发行票房统计,前十大民营发行公司市场份额由84.9%下降至71.03%,前12民营发行公司发行电影数量(56部)和票房(202.9亿)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发行市场作为电影市场门槛较低环节,资本在逐利动机下大量进入,包括传统发行商(博纳光线等)、互联网门户(乐视影业等)、线上票务(猫眼等)、院线(万达影业等)以及新发行商(和和影业)共同切分市场。发行商的排名次序波动幅度也较大,例如15年排名第一的五洲发行票房发行由67.5亿元下降至第六名16.4亿元。
资本进入导致回报率下降,2016年票房盈利影片仅24部,预计在回报率持续走低情况下未来投资会趋于理性。根据数据,2016年国产电影票房(不包括广告和版权)取得正收益的影片仅有24部,仅占上线电影总数的6.38%,其中至少有11部参与发行保底。大量电影通过保底发行、份额售卖等复杂交易进行风险转移,证明了市场本身的回报率正在下降,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资本未来进入电影市场会更加理性,上游制作发行市场会进入更加良性竞争状态,影片质量也有望提高。在电影制作小周期下,2017年上映影片质量预期会有比较明显提升,进口片同样值得期待。2017年在经历泡沫去化后,我们认为从影片储备的角度来看,动漫电影、喜剧、IP改编和续集等电影占比较高,影片质量有所提高;引进片来看,大IP、大片续集、大制作好莱坞影片2017年也进入密集期,也为票房市场带来利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