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我们认为国内的电影行业面临“类型补缺”的红利,在动画、奇幻、科幻等重工业片上或将持续涌现新的票房黑马。在打造重工业体系所需的要素上,我们在头部电影的资本投入上已经靠近好莱坞的水平,主创导演、演员将迎来更新换代,此前积累的技术实力或也将逐步发力。而未来,我国电影工业的头部产品将同样以Franchise系列电影为主,IP的来源将更加分散化,类型的拼接将普遍出现,而未来上游制片发行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发片数量,转移向核心IP系列的开发运营。
1、春节档大超预期:中国是否已经进入电影的工业时代?
今年春节档影片表现普遍超出预期。受到银幕下沉和内容质量的推动,根据数据,今年大年初一录得票房约13亿元,同比增长61%,春节档或取得票房55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主力的几部影片《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均收获大量好评,4部主力影片猫眼的平均评分达到8.7分。续集电影和IP电影大放异彩,《捉妖记2》、《红海行动》、《西游女儿国》均展示了出色的视效和工艺水平,我们认为今年和去年春节档最大的不同之处不在于渠道下沉,而在于内容质量,国产片或处于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前夜。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从我们对豆瓣评分数据的分析来看,国内影片质量在2017年显著回暖。我们的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1)选取我国票房前200名的电影的豆瓣评分,基本能够覆盖95%以上的票房范围。
2)用票房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其现实意义是观众愿意为某个“电影消费集”(一般是某一年的所有影片)花费的每1元评多少分,分值越高证明消费者认定这部分电影的内容质量越高,消费价值越大。
从上映影片来看,观众对于去年整体电影的豆瓣评分仍处于下降通道,2017年Top200的加权评分为6.34分,相比2016年的6.53分略有下降。同时从头部的Top50影片来看,2017年的加权评分为6.47分,相比2016年的6.79仍有下降。
但如果只是对其中国内电影进行计算,会发现相对于2016年,2017年国产电影的质量显著回暖。2017年Top200当中的国产片加权评分为6.11,显著高于2016年的5.81分,Top50加权评分为6.30分,高于2016年的5.85分,基本与2015年的6.30分平齐。我们认为观众预期与电影实际质量的预期差,是决定观影热情的重要因素,因此2016年因影片质量较差形成的低预期,让2017年高质量内容能够屡超预期。从目前春节档影片评分来看(《捉妖记2》5.3、《唐人街探案2》7.3、《红海行动》8.5),2018年影片高质量有望得到延续。


3、从头部影片来说,我国正逐渐向重工业电影时代过渡
而头部电影质量逐渐回暖的背后是国内电影工业化体系的逐渐搭建,近年来国内票房冠军影片类型明显向重工业化影片靠拢。最近几年的票房冠军当中,除了2014年的《心花路放》和2012年的《泰囧》视效色彩较少,为纯喜剧片之外,本土票房冠军中,2013年的《西游降魔》、2015年的《捉妖记》、2016年的《美人鱼》和预计为2017年票房冠军的《战狼2》均有较强的重工业属性。《战狼2》在展现大量新型武器装备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全面的重工业升级,强调视觉效果,制作成本高达2亿元,上映后好评如潮,最终票房突破56亿元,当前暂为历史票房榜首。

我们选取了国内每年电影票房前十名,以其时光网的影片前两个类型题材作为该电影的类型,其中第一名为默认大类(以下取样方式类似)。从2000年以来到2010年,以故事为内核的剧情片数量较多,另外则是传统的动作片,而从2012年之后,我们迎来了“喜剧”类型的井喷,2015年之后我们则是“奇幻”重工业属性明显影片开始涌现,此外动画片的份额也有一定上升的趋势。我们预计未来喜剧、爱情片在头部影片里的份额或将被进一步压缩,而动作片将保持一定份额,未来奇幻、科幻、动画等类型电影或将逐步受益。2017年前十的影片中,有2部动作片、2部奇幻片、1部战争片,典型的重工业类型片占据50%。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