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国医药产业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支持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历来重视医药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医学科研投入,深化医药卫生科技体制和机构改革,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加快实施医药科技重大专项,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制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在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增强新药创制能力;二是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四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五是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六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七是加快国际化步伐;八是推进医药工业绿色发展;九是提高医药工业信息化水平;十是加强医药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应抓住国内外医药需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

         2、产业基础环境与用药环境逐步改善

         1999年以来,国家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管理,逐步实现了以法治药。通过GMP、GSP等认证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淘汰了一批不合格企业,医药企业多、小、散、乱局面有所改善,促进了产业升级,药品制造产业基础与运行环境逐步改善,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以充分保障。

         3、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医疗方面支出的提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医药产业市场竞争态势调查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8,472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27%,2014年达28,844元,较上年增长9%。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将更为关注对自身健康的费用支出,促进医药市场的有效需求不断增长。根据卫计委《201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78.90亿元,人均卫生费用2,586.50元,而2005年卫生总费用仅为8,659.91亿元,年均卫生总费用增幅达16.93%,超过了GDP的增长幅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医疗方面支出的提高将持续促进未来我国医药行业稳定发展。

         4、人口增长及人口老龄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末我国人口已超过了13.7亿,在未来十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快的国家。

         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处于世界平均水平10%,而2050年该比例将达到31%,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Ageing: 1950-2050》)。根据南方医疗经济研究所测算,我国老年人人均用药水平是我国人均用药水平的3~4倍,是医药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同时由于老年人群体抵抗力低下,兼患多种疾病,药品的疗效、副作用大小、安全性将是这一群体关注的重点。人口老龄化必将导致发病率的提升、医药产品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疗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品生产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二)不利因素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创新难

         国内多数医药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医药生产技术开发、医药生产质量管理和药品创新能力较弱。其中,很大部分医药企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为落后,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低。在产品结构方面,缺少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缺少独家产品。很多情况下都是同一品种的产品有众多的生产企业,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

         2、研发投入不足,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对比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国内医药企业受自身资金和技术实力的限制,研发投入普遍不足。在短期利益驱使之下,不愿开展仿制药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和新药的开发,产品技术含量低,导致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产品,从长期来看,这一情况对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将造成影响。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