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越来越多高价药挤压着廉价药生存空间 利润低企业不生产等问题 应该如何保证廉价药供应

导读:越来越多高价药挤压着廉价药生存空间 利润低企业不生产等问题 应该如何保证廉价药供应。济南一位市民甚至为了孩子专门到北京购买此药。而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他巴唑、放线菌素D等一些疾病或手术中常用廉价药正逐步断供、消失,导致一些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甚至面临用药危机。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医改”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日前,有媒体报道预防风湿疾病的特效药长效青霉素(即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相继在济南、安徽等地断货。济南一位市民甚至为了孩子专门到北京购买此药。而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他巴唑、放线菌素D等一些疾病或手术中常用廉价药正逐步断供、消失,导致一些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甚至面临用药危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廉价药品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某药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韩军认为,廉价药消失在于部分经典廉价药物因其疗效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被新药替代,比如一些抗生素。还有一些特定时期的药品随着医疗条件提高,患病人数减少而消失,如对付蛔虫的“宝塔糖”。还有的被发现有严重的副作用,所以被淘汰。此外,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盈利空间太小,也是廉价药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以60片装的前列康普乐安片为例,30多年来价格一直是12.2元。然而,30多年原料成本涨了78倍,人工成本也涨了十几倍到几十倍。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药企利润越来越低,廉价药自然就成了“弃卒”。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副主任药师王华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缺货”很可能和其药性相关。“这是长效制剂,一周打一回,用的人本来就很少,一般医院库存也很少,存多了药品会过期,一旦用完了跟厂家衔接不流畅,就可能出现短缺情况”。

  而越来越多高价药的出现,也挤压着廉价药的生存空间。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专业毕业的张梦娜告诉记者,一些药企会通过改变剂型和给药方式等来开发所谓的“新药”,这些“新药”的有效成分并没有改变,价格却能抬高很多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早在2006年全国两会就曾严厉谴责,一个药品换个行头、改个名,身价就立刻飙升,这些所谓的“新药”不仅坑害了病人,而且还养肥了蛀虫。

  2006年《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规定,医院可以进价为基础,以顺加不超过15%的价格销售药品。在“以药养医”体制下,15%的加成,导致结果是手握处方大权的医院趋向采购高价药,因为药价基数大,加成绝对值就大,医院赚取的利润就更多。

  即使之后的药改取消了药品加成,但医院、药店、采购部门吃“回扣”的现象依旧存在。因为其方式隐蔽,难以杜绝。某医药外企员工杨清(化名)告诉记者,廉价药盈利空间本来就小,加上回扣的原因,往往导致配送方和销售方都得不到利益,因此厂家多倾向于生产高价药,市场上的廉价药也就相对减少。

  《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评估及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为了控制过高的药价,保障质优价廉的基本药物供给,2009年8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遴选确定了307种基本药物,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用药习惯,平均增加210种。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

  国务院医改办数据显示,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全面覆盖,实行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后采购的药品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幅30%左右。

  然而进入医保的药物,涉及基本医疗保险,药价较低,药厂就失去了较强的生产动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

  在杨清看来,让经典的廉价药适当地涨价,能够更好地让老百姓获益,也让药企能够承受效益的损失。但是,社会对高药价已经很敏感,一些药企自身在是否涨价的问题上也很纠结。

  2015年6月,心脏病用药“地高辛片”的药物价格突然上涨10倍,引起一片哗然。据长江商报报道,由于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这种药从原来的6.7元一瓶暴涨到68元一瓶。一家规模较大的制药集团销售总监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由于以前许多低价药都是亏本生产,现在为保证成本,加上原料价格上涨,多数低价药的定价都翻了几倍,可涨价的话,被患者“封杀”又得不偿失。

  放开药品价格也给了一些药企乱涨价的机会。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对重庆青阳等5家操纵药价的企业开出了399.54万元的罚单。本报曾报道,治疗痛风的常用药别嘌醇片本是医保目录中的廉价药,2013年每瓶售价只要5.8元。由于几家主要生产企业不断达成垄断协议,持续提高药品价格,到2015年,已涨至每瓶23.8元。

  业内人士指出,低价药更易引发垄断。由于产品价格低,利润相对较少,许多企业便不愿意生产,低价药变得紧缺。又因为多数企业被挤出,所以存在垄断的可能。目前市场上一些药品的原料垄断经营已非常严重,制药企业买不到原料只能任由原料商涨价。

  此外,药品定价虽然放开,但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仍然对企业有限制。很多药企不得不压低报价,一些药品的中标价已经明显低于成本,必然导致亏损。一些钻空子的药企和代理商就拿普通药与高价药搭配竞标,夺取市场,拿到“入场券”后就大力推高药价,以获取利益。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廉价药生产规模缩小。

  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孙超看来,廉价药消失,高价药增多,除了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会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病人们认为医生是为了多挣钱才开贵的药,从而失去了对医生的信任”。

  应该如何保证廉价药供应,改变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建立廉价药国家储备库已经成为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共识。医药界人士胡勇俊撰文建议,根据市场上廉价药短缺的品种、需求量和生产企业现状,选定廉价药的定点生产企业。对承担廉价药生产的企业在国家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税收等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让这些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从而保质保量完成生产。

  他还建议在廉价药的生产质量、数量环节上进行有效监督管控,也让廉价药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序生产,确保供应不断档、不过量;并建立廉价药专供渠道,打击药品多手转让、层层抬价和廉价药垄断等经营不良现象。

  张梦娜认为,2014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对提高低价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同时要加强对市场药品价格的监测,避免随意抬高药价的现象。另外,要提高新药审批力度,对一些通过改变剂型、规格和包装等开发而成的“新药”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避免廉价药随意转换成高价药而出现廉价药淡出的现象。

  当前,我国“新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十三五”时期是“新医改”的决胜阶段。药改是医改的一部分,关系到医保、医院补偿机制、诊疗体系等诸多方面,单兵突进的做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促进廉价药回归,还需要国家继续出台更多“组合拳”。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