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药食同源为掺假行便利 行业乱象呼唤市场监管 检测方法有待统一

导读:药食同源为掺假行便利 行业乱象呼唤市场监管 检测方法有待统一。阿胶是一种滋补品,又称驴皮胶,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国人眼中,著名中药阿胶是传统补血药材,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能。

  近日曝光的“同仁堂阿胶”事件不但没有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的过去而降温,反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3月21日,记者致电北京同仁堂相关公司,并没有得到事件后续的进展情况。毋庸置疑的是,该事件将会为我国的阿胶产业带来整体性的打击。


  药食同源为掺假行便利
  阿胶是一种滋补品,又称驴皮胶,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国人眼中,著名中药阿胶是传统补血药材,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能。讲述同仁堂历史的电视剧《大宅门》播出时,人们对同仁堂阿胶的记忆更加深入。

  作为上品,自古以来,都是用于药用,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均有相关质量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
然而,在我国《药典》中理应驴皮熬的阿胶,一直以药示人的阿胶,却因为“药食同源”的身份让消费者难辨真假。北京商报记者查阅资料显示,2002年2月28日,阿胶的“药用”定位开始改变。当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阿胶被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由此,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进行注册的药品使用的阿胶类药品有10种,而大大小小的阿胶类食品和保健品,也应运而生。“阿胶作为药品使用,在《药典》中是有相关标准规定的,但是作为食品以及保健品,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现行的食品类标准都是企业各自制定的标准,食品里面含有多少阿胶,也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来自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药食同源造成阿胶的定位出现尴尬。作为药食两用物品,既可以按照用途申请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品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及药品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要求生产;也可以申请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GMP要求生产;还可以申请作为普通食品生产,依据普通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要求生产的规定执行。也正是这样的模棱两可,让药用阿胶有了多重身份。而作为食品阿胶的标准,则由企业自行制定,这给阿胶造假提供了自由空间。

  行业乱象呼唤市场监管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阿胶分为药品类、保健类、食品类三种。品牌以山东东阿阿胶、北京同仁堂阿胶为主。种类除了基本的阿胶块,还有阿胶膏、阿胶浆、阿胶片等,不同种类之间的价格也有很大差距。

  那么,药类阿胶、食品阿胶、保健品阿胶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它们的滋补效果是否相同呢?消费者们又该如何去选择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阿胶呢?

  医生介绍说,阿胶能够补血滋阴毋庸置疑。药类阿胶、保健类阿胶和食品阿胶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其中阿胶的含量和成分。经过国家认证的药类阿胶价格贵,味道不太好,但质量和纯度都要高于其他两类阿胶,补血的效果更好。

  保健类阿胶和食品类阿胶也是阿胶加工制成,口感和价位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但使用的原材料和阿胶含量都无法保证,能起到多少滋补效果很难说。

  记者发现,售价较贵的药用阿胶,拥有OTC标识。OTC是非处方药的意思,即指“可以在柜台上销售的药品”。一般的定义是“普通人能自行购买并控制用法和用量的药物”,它们在药店甚至商场的超市中都能买到,也就是指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

  据资料显示,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我国公布的非处方药标识,甲类为红色椭圆形底阴文,色标为M100Y100(红底白字);乙类为绿色椭圆形底阴文,色标为C100M50Y70(绿底白字)。第一批公布的非处方药品全部按甲类非处方药管理。经营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药店必须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有驻店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药学专业人员。

  记者在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看到,即使都是同仁堂阿胶,但其地位归属也不尽相同。在其网站有如下说明:“长期以来,因产能所限,同仁堂阿胶一直仅供出口。现在随着生产系统的改造升级,同仁堂阿胶产量得以扩大,终使‘昔日宫廷御药,今日万民同享’。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便于服用,北京同仁堂开发出了阿胶系列食品:即食阿胶糕、阿胶酥糖、阿胶蜂蜜系列、阿胶粉、食用阿胶等,以适用不同人群服用,是补血、益气、安神、健脑、养颜的首选佳品。”

  这也从侧面印证,即使是知名厂家的同样商标,也不一定是同种质量。正如某药店售货员所说:“经过国药认证,带有OTC标识的阿胶块价格较高,而保健类和食品类的阿胶产品价格相对便宜。”然而,究竟贵到何种价位才是药用阿胶,药用和食用阿胶的成分标准如何却没有权威的界定。

  检测方法有待统一
  同仁堂阿胶被曝检出猪和牛DNA之后,北京同仁堂发布落款为“北京同仁堂通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同仁堂食用阿胶检测标准的声明》的公告,对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出具的检验报告予以驳斥,并表示,标准起草单位认为阿胶是经过深度热加工后的产品,DNA已被深度破坏,上述三个标准不适用于阿胶产品的DNA提取,因此不建议作为阿胶产品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标准。相关检测机构采用检测特征蛋白或特征肽链的方法进行鉴别是合格的。然而,去年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山东已通过DNA技术检测阿胶成分。这样看来,阿胶官司的背后还带出了检测技术的说不清。

  根据《药典》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牛皮熬制的胶为黄明胶。但是如何鉴别正品阿胶,消费者并不一定知情。

  一位从事阿胶研究的人员表示,目前国家检测标准是针对阿胶成分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驴皮制成阿胶的氨基酸含量比较高,而其他皮类次之,动物皮的下脚料或皮革下脚料中可以检测出金属铬,具有毒性。但氨基酸的检测对于阿胶来讲并不具备特异性,目前已研制出新的检测方法,可以使用DNA检测手段,区别驴、马、牛等不同的皮,不同类动物的DNA不同,但是目前还没有申报国家标准。

  记者查阅发现,此前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田首申曾在首届中国(北京)食品追溯技术全产业链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演讲中表示,他们通过几年的技术攻关,已经把阿胶DNA深加工后的检测问题解决了,而且很成熟。另外,媒体报道称,山东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通过DNA分子鉴定的方法来检测阿胶原料动物源性的技术取得了成功。在和阿胶生产厂家进行合作以后,就可以对阿胶的生产从源头到产品进行全生产链的科学测定。然而,对于此次同仁堂阿胶检测事件,以上人员均表示不便答复。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品级纤维素醚市场规模调查与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