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药材价格走势分析

        内容提示:中药材价格的下降通道已经打开,在市场上没有任何阻力因素情况下,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反转,因此综合200指数至少会调整到中药材传统的需求淡季,即明年的4、5月份;而关于调整的幅度,蒋尔国认为综合200指数已有跌速放缓的迹象,指数或将以伴随小幅回调的缓慢下降来消化下行压力,预计未来还有10%-15%左右的调整空间。

          在今年7月达到2900点的历史高位后,目前中药材天地网发布的综合200指数已经跌到了2235点附近,回落了近23%。

  11月7日,中药材天地网信息部主任蒋尔国在电话采访中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观望情绪依然浓重,成交量依然不能有效放大。预计中药材价格要到2012年的5月份才会企稳,这期间综合200指数还会有10%到15%左右的调整空间。

  蒋尔国认为,中药材价格的下降通道已经打开,在市场上没有任何阻力因素情况下,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反转,因此综合200指数至少会调整到中药材传统的需求淡季,即明年的4、5月份;而关于调整的幅度,蒋尔国认为综合200指数已有跌速放缓的迹象,指数或将以伴随小幅回调的缓慢下降来消化下行压力,预计未来还有10%-15%左右的调整空间。

  药市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涨价品种轮番上场,步入为期两年的连续上涨通道。期间经历四轮暴涨,仅在2010年,在全国537个药材品种中,超过八成药材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9%,个别药材的涨幅高达400%。 但从今年七月份开始,以发改委出手整顿为契机,超涨的中药材价格迅速回落,前期暴涨的太子参、党参等药材的价格短期内腰斩,四个月左右综合200指数的回落幅度超过了20%。

  中药材价格再一次呈现出了暴涨暴跌的“过山车”特征,并且泥沙俱下,部分依然供给偏紧的野生中药材的价格也被拉了下来,市场依旧呈现出不理性的特征。蒋尔国告诉记者,从近十年来看,此次中药材价格暴跌的幅度仅次于2003年非典过后的那次回调。

  关于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的根本原因,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中药材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稳中有升,而中国中药材的供给则是极富有弹性的。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供给由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周期、同类商品价格主要是粮食价格等生产要素决定,而中国现阶段的土地政策决定了中药材生产是千家万户、大群体小规模、无序化的种植方式,这容易造成产量忽高忽低和质量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比于大米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中药材的生产时间很长,少则半年,如泽泻、补骨脂、草决明;多则4-5年,如丹皮、白芍;甚至更长几千万年,如龙骨、龙齿,因此中药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呈现出稀缺性和供给弹性的资源,也为政府的管理和调控带来了难度。

  相对于供给的弹性,中药材的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稳中有升,这主要是中成药大多是组方生产的。中药材价格连续两年暴涨后,家种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带来的供给量增长的影响,在2011年秋季新药材上市中集中体现,促使价格持续下降。

  蒋尔国预计,家种中药材的价格将会经历持续1到2年的低谷期。但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仍使家种药材仍承受压力。若价格持续下跌,就会为价格的下一轮暴涨埋下伏笔。

  蒋尔国还指出,相比于家种药材供给弹性过大的问题,在野生药材方面,比价格非理性上涨更可怕的是资源的枯竭,大量野生药材是5年、8年生品种,一旦采竭难以恢复,目前超过40%的野生药材面临短缺的困境。在此轮下跌中,部分依然供给偏紧的野生中药材的价格也被拉了下来,这反映了市场的不理性。预计2012年下半年开始,野生品种价格走势将走向分化,部分供应偏紧的品种将持续回升,并超过以往高点。

  更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药材价格的暴涨和暴跌都不利于行业发展。国家应根据中药产业链中间各环节的浮动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同时建立重点品种中药材储备制度,进行战略储备,稳定中药材价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