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药材价格走势分析

        内容提示:中药材价格的下降通道已经打开,在市场上没有任何阻力因素情况下,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反转,因此综合200指数至少会调整到中药材传统的需求淡季,即明年的4、5月份;而关于调整的幅度,蒋尔国认为综合200指数已有跌速放缓的迹象,指数或将以伴随小幅回调的缓慢下降来消化下行压力,预计未来还有10%-15%左右的调整空间。

          在今年7月达到2900点的历史高位后,目前中药材天地网发布的综合200指数已经跌到了2235点附近,回落了近23%。

  11月7日,中药材天地网信息部主任蒋尔国在电话采访中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观望情绪依然浓重,成交量依然不能有效放大。预计中药材价格要到2012年的5月份才会企稳,这期间综合200指数还会有10%到15%左右的调整空间。

  蒋尔国认为,中药材价格的下降通道已经打开,在市场上没有任何阻力因素情况下,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反转,因此综合200指数至少会调整到中药材传统的需求淡季,即明年的4、5月份;而关于调整的幅度,蒋尔国认为综合200指数已有跌速放缓的迹象,指数或将以伴随小幅回调的缓慢下降来消化下行压力,预计未来还有10%-15%左右的调整空间。

  药市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涨价品种轮番上场,步入为期两年的连续上涨通道。期间经历四轮暴涨,仅在2010年,在全国537个药材品种中,超过八成药材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9%,个别药材的涨幅高达400%。 但从今年七月份开始,以发改委出手整顿为契机,超涨的中药材价格迅速回落,前期暴涨的太子参、党参等药材的价格短期内腰斩,四个月左右综合200指数的回落幅度超过了20%。

  中药材价格再一次呈现出了暴涨暴跌的“过山车”特征,并且泥沙俱下,部分依然供给偏紧的野生中药材的价格也被拉了下来,市场依旧呈现出不理性的特征。蒋尔国告诉记者,从近十年来看,此次中药材价格暴跌的幅度仅次于2003年非典过后的那次回调。

  关于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的根本原因,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中药材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稳中有升,而中国中药材的供给则是极富有弹性的。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供给由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周期、同类商品价格主要是粮食价格等生产要素决定,而中国现阶段的土地政策决定了中药材生产是千家万户、大群体小规模、无序化的种植方式,这容易造成产量忽高忽低和质量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比于大米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中药材的生产时间很长,少则半年,如泽泻、补骨脂、草决明;多则4-5年,如丹皮、白芍;甚至更长几千万年,如龙骨、龙齿,因此中药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呈现出稀缺性和供给弹性的资源,也为政府的管理和调控带来了难度。

  相对于供给的弹性,中药材的需求是刚性的,并且稳中有升,这主要是中成药大多是组方生产的。中药材价格连续两年暴涨后,家种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带来的供给量增长的影响,在2011年秋季新药材上市中集中体现,促使价格持续下降。

  蒋尔国预计,家种中药材的价格将会经历持续1到2年的低谷期。但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仍使家种药材仍承受压力。若价格持续下跌,就会为价格的下一轮暴涨埋下伏笔。

  蒋尔国还指出,相比于家种药材供给弹性过大的问题,在野生药材方面,比价格非理性上涨更可怕的是资源的枯竭,大量野生药材是5年、8年生品种,一旦采竭难以恢复,目前超过40%的野生药材面临短缺的困境。在此轮下跌中,部分依然供给偏紧的野生中药材的价格也被拉了下来,这反映了市场的不理性。预计2012年下半年开始,野生品种价格走势将走向分化,部分供应偏紧的品种将持续回升,并超过以往高点。

  更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药材价格的暴涨和暴跌都不利于行业发展。国家应根据中药产业链中间各环节的浮动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同时建立重点品种中药材储备制度,进行战略储备,稳定中药材价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