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增速跌入历史最低谷 中药产业亟待创新升级

  导读:今年以来,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的中药行业遭遇滑铁卢。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中成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96.02亿元,同比增长5.20%,低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速3.71个百分点;1~9月份,增长5.89%,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6月份,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757.00亿元,同比增长12.04,尽管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也下滑近4.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的中药行业遭遇滑铁卢。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中成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96.02亿元,同比增长5.20%,低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速3.71个百分点;1~9月份,增长5.89%,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6月份,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757.00亿元,同比增长12.04,尽管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也下滑近4.7个百分点。

  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表示,中药行业的市场表现与当前国家大的经济形势一样,也进入了换挡期。分享改革红利,单纯靠卖药甚至“踩红线”经营赚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未来,中药企业必须注重质量、诚信和品牌。

  业绩遭遇滑铁卢

  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总体增速放缓,比上年同期下滑4.76个百分点,其中中成药增长下滑速度最快,从去年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滑落到今年全行业增长垫底。

 

  王桂华表示,多重因素导致中成药增长全行业最低。从政策层面来看,招标采购唯低价中标,无限制压低价格,使很多产品利润很少,有的企业甚至为保市场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医保控费力度加大,药占比不断降低,市场需求减少;限制辅助用药,一些地方陆续出台限制目录,对于中成药销售影响较大。从企业来看,随着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部门飞行检查常态化,且趋于严格,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材、饮片的一些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尽管中药行业经过两次GMP认证升级,但是产品基础研究薄弱,尚需临床再评价;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药和饮片都曾有过高增长,中药年增速甚至曾高达34%,饮片年增速达65%,这种高增长的背后存在过度使用问题,现在遇冷则属于市场和行业的理性回归。

  11月6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由国家卫计委、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从目前坊间流传的控制药品目录来看,中药成为控费的主要目标。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到今年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30%,不少于100个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

  “2012年之前大家都羡慕中药企业,化药前后经历过十几轮降价,中药都独善其身,没有被列入降价队伍。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在医院用量很大,一些大品种连续多年占据医院销售排名前10位。”一位业内人士说。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发布的《2009~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中药利用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有个别中药注射剂在154种疾病中使用,发生费用12亿多元,其中近51.59%的疾病超出了说明书适应证范围,有些说明书明确禁忌的疾病也在使用。

  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13年开始医保控费成为国家医保部门力推的举措,中药增速开始放缓。据2014年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统计,在排名前100位的畅销产品中,中药品种有8个。国内医院中药市场销售增速仅为12.5%,首次低于医药市场总体增幅。

  回归质量谋突破

  中药有着辉煌的过去,也为我国医药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数据显示,我国中成药2005年工业总产值只有1200亿元,到2014年达到了近6000亿元;中药饮片2005年工业总产值只有100亿元,2014年则达到1500亿元。同时,中药饮片在出口贸易上表现抢眼。

  然而,随着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实施飞行检查常态化,去年以来,中药和饮片企业有关负面消息不断传出,整个市场风声鹤唳。与此同时,中药新药审批也陷入停滞。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获批的药品生产批文为16.9万件,中药只占其中的35.7%。近3年的药品审评年度报告也显示,2012~2013年获批的中药数量分别为27个和37个,只占当年新药总数的6%。而2014年获批的501个新药批文中,中药只有11个,仅占2.19%。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曾痛心地表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医药行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直到现在,该行业中企业多、小、散、乱,无序竞争,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制约了其发展,值得全行业反思。

  事实上,中药发展到今天已远非过去人们普遍认识的丸、散、膏、丹,以康缘、以岭、康莱特、神威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撑起了中药的未来。他们的生产工艺、设备、质量标准不仅已比肩优秀化药企业,而且还走出国门,在国际高端市场申请认证。

 

  王桂华表示,未来,中药企业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回归质量、诚信和品牌。从基础研究做起,扎扎实实做疗效,争取获得临床的认可,通过创新研发推出真正的重磅炸弹品种,造福患者。

  目前,医院销售排名前5的中药品种的年销售额已达5亿~8亿元,这些大品种代表着我国中药的最高水平,也是中药发展的希望所在。那么,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中药大品种又该如何保住市场地位?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药研究评价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李磊认为,中药大品种首先必须败虚火。过去,中药拥有中药保护独家品种、中药优质优价、中药饮片全进基药等政策优势,中药注射剂也是独特品种,在市场销售中占据先机。中药企业应该认识到这并非产品在临床上的独特优势和独特价值,企业未来必须寻找中药大品种的魂——临床价值、根——精准定位、源——医保支付的核心价值。

  10月15日,中国中药协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得到批准,被列入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重大项目。该指南面向西医,编制中一改过去只关注说明书适应证研究的不足,而是通过中药基础研究与循证医学、临床用药经验相结合,对上市后的中药疗效、安全性、适应证等进行再评价。评价分为中药可替代西药,对某个疾病有作用,证明中成药有疗效、减毒作用3个层次。预计用3~5年时间评价针对30~40个病种的400~600个中药品种。指南编制完成后将开展针对西医的培训。

  王桂华提醒中药企业,诚信经营、提高质量、做出品牌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未来,行业协会将通过建平台、立项目,推进中药基础研究、创新研发,帮助企业挖掘产品的临床价值,补齐短板。同时,行业协会还将定期发布产品质量、品牌红榜,让临床医生和全社会更加了解中药,让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中药产业规模现状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