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大输液行业趋势:非PVC软袋输液包装是主要发展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输液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以每年接近20%的发展速度递增,产能居世界首位。直到近几年诸多与注射液相关的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社会公众就医观念转变,我国大输液行业发展变得更加规范,生产规模将保持继续下降的趋势。
        
        大输液为中国医药工业的五大制剂之一,是医疗机构使用最普遍的药品制剂,市场需求量大,销量稳定,深受企业重视;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最快速的制剂细分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能生产几亿瓶,发展到产量已达100多亿瓶,成为世界第一。
        
        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五类:1)体液平衡用输液即基础输液;2)营养用输液;3)血容量扩张用输液;4)治疗用药物输液;5)透析造影类。目前国外大输液品种有200多个,国内仅有100种左右。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分类型看,国内基础输液大概占60%,而治疗型输液比例不超过15%,这和国外(治疗性输液占比50%以上)相比差距非常大。此外,国内治疗性输液、营养输液产品主要分别集中在抗感染类、糖类、氨基酸等品种,未来发展方向为代血浆制品、多器官移植用器官保存液、透析手术液以及其他临床需求高的治疗性输液等高附加值且市场空间大的产品。
        
大输液分类

分类

临床应用

基础输液(体液平衡用输液)

体液平衡类输液主要有电解质输液和酸碱平衡输液两类。用于纠正病人体内水、盐或酸碱平衡,帮助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如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输液、碳酸氢钠输液等

营养用输液

营养用输液用于提供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素,使不能正常进食或超高代谢的患者仍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帮助患者渡过病程的危重期,使其获得继续治疗和痊愈的机会。此类输液按营养成分组成可以分为碳水化合物(糖类)输液、脂肪乳输液、氨基酸输液、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输液等

治疗用药物输液

随着输液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已有一些用于疾病治疗的药物被直接制成输液剂,其中包括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消化、心血管用药、中草药提取物等

血容量扩张用输液(俗称代血浆)

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以及改性明胶等,主要用于增加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


        信息来源:药监局
        
        从大输液产品的包材结构来看,国内主要有玻璃瓶、塑瓶、非PVC软袋、直立软袋等类型。非PVC软袋、直立软袋无论在临床安全性还是方便性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代表着未来大输液包材升级的主流方向。国际上,非PVC软袋市场占比约80%,玻璃瓶等占比约20%。而国内呈现“4-4-2”格局,即非PVC软袋及直立软袋、塑瓶、玻璃瓶市占率分别为40%、40%、20%,直立软袋和塑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国外较少使用。因此,国内大输液包材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升级空间,未来以非PVC软袋及直立软袋为代表的高毛利率包材产品将成为主流。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大输液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国内输液产品包材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国外输液产品包材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近十几年以来,国家政策做了很多改革,包括新版GMP改造、基药招标降价、门诊限制抗生素、限制大输液使用等,这些政策对大输液行业带来了快速的整合,中小企业退出输液市场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根据产业信息网披露,2012年以前中国有400多个输液工厂,现在正常运转的不超过30个,行业四大龙头科伦药业、双鹤药业、石四药集团以及辰欣药业在主导这个市场,行业内部竞争趋缓。
        
        目前,大输液行业供需维持稳定,近几年销售量均维持在100亿袋\瓶以上。然而行业集中度却提升的较为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披露,2008年业内前十位厂家市场集中度仅为48.4%,2016年提升至83%。未来随着产业整合升级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带动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仍会延续,预计2022年CR10将提升至95%。
        
国内大输液历年生产量
        
        数据来源:药监局
        
2010-2017年中国大输液消费量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历年国内大输液前十位企业的市场份额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逐步实行各省统一招标集中采购,药品中标价不断降低,产品丰富、成本更低、善于创新的大企业通过集中化采购、规模化生产、高中标率实现利润,并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而小企业的生存难以维系,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011年3月颁布实行的新版GMP,对无菌制剂企业的要求有很大提高,并要求在3年之内改造完毕。大输液行业作为无菌制剂的一个类别,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达标。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共1319家,已有796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全部或部分车间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占60.30%。由于自2014年1月1日起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或生产车间)必须停止生产,大输液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