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创新药行业企业估值方法及重要性分析

        对于创新药企业,我们应当如何进行估值?在当下产业面临拐点的基本面基础上,我们认为,基于对细分行业属性的变化、国内市场面临拐点以及规范市场面临巨大空间的前提下,创新药企业亟待价值重估。
 

图:相对估值法因子改变提升短期估值

        一、相对估值法,创新药企业亟待价值重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投资者对医药制造类企业的估值是从 PE 以及短期业绩的确定性来判断一家企业的估值,通常给予的基线是 PEG,即 PEG=PE/(Growth*100),通常认为 PEG=1 代表公司阶段性估值合理,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医药企业被认为具有相对稳定的年化增速,所以通常以当年或者预期第二年的业绩增速来算 PEG。诚然,对于我国医药制造类企业,由于仿制药企业众多,品种重复率较高,自上而下看整个医药行业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制药企业被更多的看做成长性制造业的公司来给予估值。然而在当下,我们认为,随着整个创新药领域步入行业拐点,制药企业中具有前瞻意识、布局领先的龙头企业已经从产品布局的角度做了充分的准备,借鉴规范市场药企的估值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以美国为例,我们可以把制药企业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以新药研发为主业、尚未有销售收入和盈利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以新药研发为主,已经有重磅产品上市实现收入,但尚未盈利或者盈利能力较弱并处在高增长阶段的中型生物技术公司;在研产品众多,产品结构以品牌专利药为主体、盈利能力较为稳定的大型制药企业;以特色仿制药为主体或者拥有大量仿制药产品的大型仿制药企业;以及品种相对较少,市场格局稳定的普通仿制药企业。我们分别对五类企业的 PE 倍数做了统计。 
  

图:规范市场制药企业估值金字塔

        通过以上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在成熟的规范化市场上市的创新药企业,由于新药一旦获得 FDA/EMA 批准后,将坐享庞大的规范市场空间,即使在市值接近 500 亿美金的高位,仍然享有50倍乃至100倍以上的动态估值,相比我国的部分创新药企业估值和市值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规范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同时,基于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容量以及用药结构调整的契机,国内顶尖的创新药企业若未来有望打开规范市场的大门,估值水平应逐步向规范市场的创新药公司看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图:我国主要创新药企业估值与海外对比

        注:截至 10 月 31 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以 1:6.64 计算 
 
        二、绝对估值法,研发管线优良的创新药企业新环境下应当享受高估值 

        从绝对估值法的角度,新药研发型企业的每一个在研品种的估值都应基于产品本身未来预计现金流的贴现,影响药品估值的核心变量主要包括上市成功率、上市周期、上市后专利期内每一期销售额以及达峰时间,以及专利期后销售额残值、各期净利润率、永续增长率等等因素,我们初步列出如下估值框架,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留待后续系列报告探讨。 


图:新药估值主要考虑因素(简略版)

        根据现金流贴现模型,我们得到影响药品估值的核心一级变量,主要包括:上市成功率、上市时间、专利期到期时间以及各期现金流。在当前药政改革如火如荼和行业拐点的时阶段,我们认为这次四个核心以及变量都将受到影响:好的产品能够通过 II 期临床数据以及小规模的临床试验通过亮眼的临床表现获得优先上市的机会,提升临床试验成功率的同时将更快速的上市;政策方面整体审批流程优化和加速将提升创新药的销售专利独占期时间,专利补偿将进一步延长有价值的创新药的获利周期,而未来创新药在规范化市场上市将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图:绝对估值法因子改变提升中长期估值

        上面我们对创新药产品估值进行了分析,但我们认为,在当下国内创新药以 me-too/me-better 为主的新药研发模式,对一家创新药企业的估值不应是简单的创新药管线贴现值机械的叠加,而应当就企业所有相关研发管线的产品纵深、本身的研发体系化能力、临床资源的整合能力、市场化商业化能力进行综合的权衡。我们认为,从研发管线组合的角度,研发管线本身的深度和在研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将使得研发管线整体的估值大于单个产品简单测算的综合,通过组合疗法、商业化阶段的科室协同效应将大大提升相关在研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而企业在临床端的综合管理和设计能力、与临床机构的深度合作等等因素将使得产品更快的上市放量,这是在创新药领域或者相关科室有积累的大型制药企业的优势;而对于中小型研发型企业来说,如果需要在竞争激烈的新药研发领域立足,需要有符合临床需求的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独特的技术实现平台等等与大型制药企业相对不同的发展路径,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生存空间。 


图:创新药企业估值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医疗机构建设加快等因素促进我国智慧药房需求增长 多家企业已深入相关业务

医疗机构建设加快等因素促进我国智慧药房需求增长 多家企业已深入相关业务

智慧药房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药品管理效率和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还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而随着我国医疗机构建设的加快、床位数增多和就人数增多,对智慧药房需求加大,这也促进了促进智能药房需求不断渗透。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数量分别为3.8千家、11.9千家、13.3千家。

2024年11月14日
核药行业:欧美占据全球五成以上市场 肿瘤治疗为最热门开发项目

核药行业:欧美占据全球五成以上市场 肿瘤治疗为最热门开发项目

从市场规模来看, 2020年全球核素药物市场规模达到93亿美元,2021年全球核素药物市场规模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速9.67%。根据癌症患者不断增长的趋势和核药企业生产规模情况,预计2024年全球核素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3.48%。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发明申请类型专利占比超69% 投融资则集中于单克隆抗体药物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发明申请类型专利占比超69% 投融资则集中于单克隆抗体药物

从专利类型构成来看,中国单克隆抗体行业主要为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过69%,其次为发明授权,占比28%,实用新型专利占比不足3%。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蛋白粉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行业发展间接性支持政策较多

我国蛋白粉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行业发展间接性支持政策较多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蛋白粉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蛋白粉市场规模为24.7亿元,同比增长15.42%。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国产肝素药品备案数量呈上升趋势 注射液为市场需求最大产品

我国国产肝素药品备案数量呈上升趋势 注射液为市场需求最大产品

备案数量来看,2020-2023年,我国国产肝素药品备案数量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90款,较2022年增加22款;2024年截至8月14日,备案数量达到29款。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医药制造外包行业进入缓慢发展期 国家相关政策仍旧利好

我国医药制造外包行业进入缓慢发展期 国家相关政策仍旧利好

企业供给能力来看,国内医药制造外包行业主要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研发力度方面,药明康德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约14.41亿元,远高于其他竞争者;研发强度方面,博腾股份2023年研发强度约12%,凯莱英约9.05%,高于九洲药业和药明康德。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药品为最主要销售品类 机械和保健品销售额则大幅下滑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药品为最主要销售品类 机械和保健品销售额则大幅下滑

零售规模来看,2024年8月我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为505亿元,较7月增加了6亿元,增长了1.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亿元,涨幅为3.6%,涨幅并不高。1-8月 我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达3990亿元,同比下降1.8%。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中药材行业:政策支持下成交额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热度逐渐回升

我国中药材行业:政策支持下成交额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热度逐渐回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中药材行业投融资事件就一直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61亿元;2024年1-9月28日我国中药材行业发生16起投融资,投融资金额为3.95亿元,其中投融资事件已超过2023年全年。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