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POCT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临床应用发展阶段不一,关注血糖、心脏标志物、感染因子等国产品牌快速成长性细分领域

         从临床检测项目来看,POCT目前主要应用于血糖检测、血气和电解质分析、快速血凝检测、心脏标志物快速诊断、药物滥用筛检、怀孕测试、传染病检测等13大领域,临床应用空间广阔。

         从POCT各个细分领域来看,每个行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国产替代趋势均不一样。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我们认为:

         第一阶段:国产化率小于10%:技术积累阶段,国产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质上需要技术提升和品牌推广;

         第二阶段:国产化率在10%-50%:国产品牌快速突围,竞争尚不激烈,成长性最佳,利润空间最大;

         第三阶段:国产化率50%-90%:国产市场趋于成熟,竞争较为激烈,稳定增长,利润空间有一定压缩;

         第四阶段:国产化率大于90%:市场整体很成熟,国产介入充分且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发展困难。

         1.1血气/电解质市场刚性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大,国产替代路途漫长

         (1)血气/电解质POCT为刚需,市场增速迅猛

         传统血气分析仪由上世纪50年代起步,重量约100公斤,取血量需2毫升,仅可检测少量指标,以丹麦Radiometer公司的AME-1为代表。进入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应用,血气分析仪逐渐改进结构,重量减为30公斤,测量参数增多,这一时期Radiometer,InstrumentationLaboratory(IL)等公司技术领先。90年代末随着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得以应用,血气分析仪真正实现了便携、易操作、免维护,尤以Abbott公司的经典POCT产品i-STAT为代表。

         血气分析是对血液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是临床抢救和监护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电解质分析仪可反映病人体内急性和潜在的酸碱平衡和气体交换的内环境变化,血清K+、Na+、Cl-离子测定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项目和急诊项目之一。因此血气分析仪广泛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室、手术室、呼吸科、康复室或透析病房。POCT式血气分析仪目前在全球已广泛使用,预计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年均增速较快。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POCT产业专项调查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从目前国内市场容量来看,血气/电解质分析仪市场规模9亿元左右,年增速20%-25%。作为检验科的常规仪器,临床科室配备的比例在快速增长,渗透率逐步提升。由于血气分析一般用于急诊抢救,因此刚需性较强,危重病人依赖度很高,且POCT快速检测的优势更容易发挥,因此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

         (2)进口品牌绝对垄断,国产替代路途漫长

         从目前竞争格局来看,进口品牌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以雷杜米特和雅培为代表,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5%和30%,沃芬市占率为25%,西门子、罗氏分别为3%和2%,国内深圳理邦仪器(300206.SZ)规模相对较大,但也只占到了1%的市场份额。

 
图:血气/电解质领域POCT市场竞争格局

         在血气/电解质POCT领域,产品核心主要在于电极等,因此企业研发能力,产品技术是关键性要素,也是国外品牌占据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除理邦仪器外,还有南京普朗、梅州康立、上海惠中等公司从事此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但销售规模均不大,现阶段还很难与国外巨头抗衡,国产替代的路途还比较漫长,目前还没有绝对的龙头出现。

         血气/电解质POCT市场无论是从全球来看,还是国内市场,未来增长的潜力均很大。目前国内品牌突围的关键还是技术的突破,研发投入、技术升级是衡量企业的标准。

         1.2肿瘤标志物POCT检测优势不足,微流控技术值得期待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物质,它们拥有无需定位、可以定量、无创、动态监测、易普及和推广等优点,对肿瘤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肿瘤标志物包括肿瘤相关抗原、糖蛋白类、含黏蛋白的糖蛋白类、酶和同工酶、激素及相关分子、免疫系统分子等,它们广泛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

         目前POCT检测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等。POCT因其多重优点发展迅速,但目前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肿瘤标志物种类繁多,每一种标志物的理化特性,尚需要研究和验证;
         (2)POCT的操作者一般是非专业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后果会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对操作者进行严格培训。
         (3)POCT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质量控制体系的确立和完善都需要大量临床资料的统计学研究以及比对。

         除此之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一般对时间要求相对较低,而对检测准确度和灵敏性要求极高,因此现阶段POCT虽然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是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优势更大,且应用更为普及,如罗氏、新产业等国内外公司已经在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优先布局。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未来POCT在肿瘤标志物领域应用主要依赖于生物传感器及微流控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北美市场占比最大小肠胶囊内镜占据主流

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北美市场占比最大小肠胶囊内镜占据主流

全球市场来看,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胶囊内镜在医疗领域的价值持续显现,数据显示,近三年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约4.44亿美元。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中成药产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95.3万吨,同比下降7.26%;2025年1-7月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03.4万吨,同比下降10.20%。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30亿元,同比增长8.7%。

2025年09月06日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市场规模来看,在生育年龄推迟、健康需求升级及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持续扩容。叠加高龄夫妇的再生育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生殖医学设备市场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生殖医学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96.9亿元,同比增长9.86%。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市场构成来看,2024年我国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达74亿元,同比增长7.49%。其中,片剂占比最大,达41.65%,其次为散剂/颗粒剂和丸剂,分别占20.42%、17.72%。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8.6亿元;2025年1-8月25日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6亿元。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平均投入来看,2024 年我国三级医院信息化平均投入金额为1345.99 万元,三级以下医院信息化年平均投入金额为 306.79 万元。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